良好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之我见

良好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之我见

ID:28038118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良好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之我见_第1页
良好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之我见_第2页
良好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之我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良好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良好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之我见良好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之我见水芹(陕西省榆林市横山中学719100)【摘要】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要素构成。其中,师生、生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调节学牛情绪,营造课堂教学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追求的。【关键词】情绪;营造;课堂氛围【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81-01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牛牛的学牛,课堂教学的氛围对学牛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心理学硏究表明学牛在愉悦、活泼的

2、气氛中其智能操作活动的效率明显比在恐惧、焦虑气氛中高。所以创造快乐、活跃、适宜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牛命的活力应是数学教师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调节课堂教学诸要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1教师以自身的感染力奠定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感染力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自身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影响学牛。如果一位教师愁眉苦脸地进入课堂,可能使学牛原先高涨的情绪像潮水一样退去;相反,如果一位教师以高昂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将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愉快,从而给课堂氛围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求教师微笑进入课堂,讲课时充满

3、激情就是这个道理。2优化教学设计,营造积极参与学习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牛的好奇心,引起其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是数学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教学内容去打动学牛,就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教材,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和组织问题解决使教学内容活化、学生的认知需要得到强化,从而使学生沉浸在积极探索和交流的愉悦气氛中。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参与烘托出健康活泼的教学氛围;已形成的这种氛围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这样教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精心设计能够担负整节课任务的主干性问题,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吋教学重点在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这样

4、依次设问:百草园的生活怎样?三味书屋的生活如何?二者在作者看来有无异同?三个支架性问题构成本节课思路清晰的探究结构,最后水到渠成地推进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小结:有对童年生活的怀恋、喜爱,亦有对I口式教育的不满。从而集中并有力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设问.对课堂有着成竹在胸的宏观把握,对于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而言,事实上已经成功了一半。3丰富教材内容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情绪化处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积极性,但是仅仅靠这种办法所激发出的积极性是不稳定的、短期的,当教学内容失去了其引人入胜的魅力后,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消退,更何况不可能

5、每常课的教学内容都适宜作这样的情绪化处理。为此教师应尽量丰富学生的视角,延展课堂探究和学生思维的广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稳定的情感,从而使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水到渠成。如品味《背影》一文的构思之妙吋.可设问:文本选取最能表现情感的艺术视角一一背影体现亲情,那么你了解哪些表现亲情的诗文?它们分别运用怎样的视角来构思?学生可比较学过的诗歌《游子吟》、散文《散步》等反思小结:既可以用人物肖像的某一部分,又可以用某一场景描写为视角体现亲情。这种同类题材的作品作比较进行设问,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本写作特色的认识,而且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写作视角,使文本探究言在此而

6、意不仅于此,延展课堂探究和学生思维的广度。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支持型”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发现课堂上学生该笑时候笑不出来,课堂气氛该活跃的时候活不起来,究其原因可能是师生间的紧张关系形成的。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开放型社会中,师生关系也应熔入吋代的特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从而在课堂内形成一种“支持型气氛”。在课堂教学中,集体中每个成员应当分担他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情感负担,真心实意地帮助其越过这种障碍,消除这种负担,并从中认识到人与人之间重竞争更重合作的情感体验,分离他人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和进步的喜悦,并由衷地在言行中表露出来,同时也共享他人获得成功

7、的成果。在这样的分担与共享新型关系下,课堂教学的气氛一定是宽松、愉悦的。而其中教师对学生的分担与共享在课堂教学的人人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分担学生的情感负担和在学习中存在的认识错误和思维障碍。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预测学生在哪些问题上易岀现偏差,并及时架设探求新知或发现规律的桥梁。同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作为学生的一员与他们共同活动。当学生经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在知识、能力上获得突破的吋候、当某个“后进生”在学习上有一点点进步的吋候、当发现学生一闪而逝的智慧火花时,老师应及时放大这些成就,使大家分离其快乐。在教师对分担与共享的引发诱导下,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