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级语文四单元导学案

五六年级语文四单元导学案

ID:28044815

大小:14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7

五六年级语文四单元导学案_第1页
五六年级语文四单元导学案_第2页
五六年级语文四单元导学案_第3页
五六年级语文四单元导学案_第4页
五六年级语文四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六年级语文四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年级语文学情分析: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五年级学生都是农村子女,几乎没有家庭辅导。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级分化距离较大。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基础较差者,或者不专心,喜欢开小差。因此可以看出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从上课发言

2、情况、学生作业情况、主动学习状况和朗读感悟的基础这几方面进行学情分析。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优化教材,用好材教,加强方法指导。教师要加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指导,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培养使学生的阅读整体水平得以提升。2、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不随意拔高或降低。3、在作文训练中,习作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要求力求适度明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写放胆作文。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

3、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第三单元角度单元教材分析:-..这两首古诗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蕴含哲理。《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他在浙江任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同时也蕴涵了一个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有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相对某个事物

4、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的这篇文章《牛和鹅》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从怕鹅到不怕鹅的经历,告诉我们,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最后导致改变事物的结果。课题古诗二首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李彩燕重点难点生字词。教学准备《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环节教学流程复备导入登山,无论古今,倍受青睐,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认识不同,感受不同。今天我们就随

5、着两位伟大的诗人去登山,领略他们的气魄和智慧。自主学习1.读古诗2.学生字3.知诗人3.解诗题4.明诗意交流协作1、生字词2、题目的意思3、古诗大致意思4、所蕴含的道理展示激励1、小组汇报生字词学习情况2、小组汇报古诗自学情况①读诗,分诗句解释大意,提示重点字义。②指名解释整首古诗大意深化引领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

6、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也就是说登高才能望远。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如果怎样看待身边的人?(要全面的看待一个人。)达标检测解释加点字的意思①千寻塔( )②闻说鸡鸣见日升(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只缘身在最高层(  )拓展延伸背诵《登鹳雀楼》,收集关于角度的古诗,名言。板书古诗二首对比登飞来峰--------题西林壁站得高,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思课题古诗二首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李彩燕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

7、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2、背诵两首古诗。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环节教学流程复备复习导入1.朗诵诗歌2.说诗意自主学习自由读两首诗,发现其共同点。交流协作1、对比读两首诗,体会不同哲理。2、这两首诗都是在写景,景与景有什么不同之处?展示激励1、两首诗的共同点2、两首诗不同的哲理3、这两首诗,景与景有什么不同之处?深化引领1、同一座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景不一样?2诗人站在“最高层”和‘此山中“的感受一样吗?3、感情朗读。达标检测解释加点字的意思①千寻塔( )②闻

8、说鸡鸣见日升(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只缘身在最高层(  )拓展延伸1.小结2.背诵古诗3.总结学法反思白银区第八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第十册)导案课题牛和鹅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李彩燕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语。教学准备教师:简介作者,任大霖(1929-1995)浙江萧山人。一生创作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数十本儿童文学作品。《蟋蟀》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奖一等奖。《儿童小说创作论》获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和全国儿童文学理论奖。主要作品有《蟋蟀》《童年时代的朋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