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近代机制银元艰难诞生说起

从中国近代机制银元艰难诞生说起

ID:28074011

大小:67.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从中国近代机制银元艰难诞生说起_第1页
从中国近代机制银元艰难诞生说起_第2页
从中国近代机制银元艰难诞生说起_第3页
从中国近代机制银元艰难诞生说起_第4页
从中国近代机制银元艰难诞生说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中国近代机制银元艰难诞生说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中国近代机制银元艰难诞生说起冯毅先生在《收藏》2008年第8期发表的《中国“龙洋”与“头洋”》一文与史实颇有偏离,故特写小文与之商榷。顺治时外国银元己有在中国流通,后因淸廷实施海禁而消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后,外国银元乂流入中国。当时中国是用银锭的,成色不一,衡量标准也不一,官方的标准分库平、漕平、关平等,各地民间通用的标准更是种类繁多,使用十分不方便。外国机制的同一种银元成色和重量统一,凭个数流通,使用方便,在屮国是升水流通。外国银元的大量流入并升水流通助长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掠夺。清政府曾一再禁止外国银元流通,但并无效果。林则徐等大臣一再上奏要求自制银元

2、,但保守的道光皇帝一直未准。以致很长一段时间只有福建和台湾一带以发军饷的名义用土法制造“漳州军饷”“寿星银饼”“如意银饼”“笔宝银饼”等小量土制银元。咸丰六年(1856年),上海道也曾指定王永森、郁森盛、经正记三家沙船商号制造银元行用。但很陕停止。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吉林省制钱紧缺,商贩无现钱使用,致使银价暴涨,百货腾贵。为了稳定市场,当局便从军饷中提取白银五千两,委托吉林机器官局制造银元。这套银元铸就后,吉林将军希文上奏朝廷欲大量铸造,上批“览,钦此”。希文不敢再铸。冯毅先生认为漳州军饷、寿星银饼、上海咸丰银饼不属于新式机制币范围是有道理的,但是认为吉林厂平不属于新

3、式机制币范围就不对了。因为这套币不但是机器制造,而且也是地方政府发行的。光绪十三年,洋务派领杣两广总督张之洞派人到英国喜敦造币厂(伯明翰造币厂)购买机器并上奏朝廷欲造银元。朝廷回复听候谕旨。这一等两年无动静,张之洞就持宠先行铸造银元。在光绪十五年,广东铸造出光绪元宝七三番版银元。该银元正面直读光绪元宝,中央是满文,最外面是一圈英文;背面中央是一条蟠龙,龙的上面是“广东省造”,龙的下方为“库平七钱三分”,英文和汉文同义。其时不懂得劣币驱良币的道理,原意略重一分使得人民欢迎,逐渐驱逐外币。不料,投入市场试用后,因质量优重的关系,多被私毁图薄利,反不能进入正常流通。张之洞只好改铸

4、七钱二分。在当年他给朝廷的奏折中,虽然依样附有七钱三分版,但注明将减一分铸造。奏折到了朝廷后,有大臣非议置洋文于面,有辱国体。慈禧最后同意广东铸造银元,但不能置洋文于面。圣旨下达到广东时,七钱二分番版已铸造出來,只好马上改版,把英文放在背面,把中文放在正面。进入流通后,商民乐用,成效显著。此后备省纷纷仿铸,版式虽然有稍异,如加入干支,满文放在后面两侧,正面中央改为太极(如吉林省造)等不一而足,但始终在广东省铸光绪元宝的形制范畴中。可见清廷制造机制银元是地方官员胃杀身之祸先斩后奏艰难推动的,其形制是由张之洞和喜敦造币厂设计的。并非冯毅先生所说:“作为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g当有

5、其国家的法则与尊严,大清皇朝无疑需要斟酌货币的图案样式与规格,因此,龙图作为大淸国至高无上的象征首先被指定设计在银元之中,再辅以国号或帝号,并兼顾国际通商的便利而采用满汉英三种文字。”而且当时银元也不是法定货币,因为国家的法定货币,它们的重量和成色都应该一致的。但事实上各省的银元的重量和成色都是有差别的。如湖北的实重7.266钱,成色90.37%。吉林的实重6.688钱,成色88.406%。就因为有此弊端,各省的银元大都只能在省内流通。为改变这混乱状况,清政府于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颁布币制条例。它规定以元为单位,定银元为国币,每枚重七钱二分,成色为90%。革除银两制度

6、,停止各省自由铸造,将制币权归中央政府,这时银元才成为法定货币。清政府当年就试制了大清银币,有一元、五角、二角五分、一角四种,其中只有五角曾流通于市。宣统三年由户部天津造币总厂正式制造大清银币。大清银币正面为直读“大清银币”,上为满文,下为汉文,左右为束花一对;背面为一蟠龙,龙下面是英文ONEDOLLAR,中央为“壹圆”二字。发行当年就发生辛亥革命,清朝灭亡,巾国进入民国时代。龙图也不是清廷的法定样式。如在光绪三十二年在四川制造的四川卢比就没冇龙图。到了民国初期,各地军阀割据,而且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发起省宪运动,即联省自治运动(湖南省宪银币就是这时的产物)。所以当时一国多

7、币的现象远甚于清代。在银元方北方习用袁大头,两广、福建用银毫,云南用半开,四川用四川银币。银毫,半开,四川银币皆无头像,何来冯毅先生的“货币上‘龙’代表帝王的象征,‘头’是总统的专利。除此格式之外尚可解释合法的皆为饷银,如新疆饷银、四川军政府‘汉’字银币”。冯毅先生认为是饷银的四川军政府“汉”字银币即四川银币其实并不是作军饷用的,为民国时期四川主要流通的银币品种。军政府即军人执政的政府,1911年12月四川军政府成立后,于第二年在成都造币厂制造四川银币。1916年重庆铜元局也开始制造四川银币。在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