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居住隔离测度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江苏城市居住隔离测度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ID:28124311

大小:18.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江苏城市居住隔离测度及区域差异性研究_第1页
江苏城市居住隔离测度及区域差异性研究_第2页
江苏城市居住隔离测度及区域差异性研究_第3页
江苏城市居住隔离测度及区域差异性研究_第4页
江苏城市居住隔离测度及区域差异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城市居住隔离测度及区域差异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江苏城市居住隔离测度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摘要城市空间作为资本积累和阶级冲突的集中场所,揭示了城市空间不平等与资本逻辑的内在关联性,城市居住隔离是不同社会群体的财富在空间上固化,研究居住隔离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空间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居住隔离的研究背景、概念内涵以及我国居住隔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居住隔离测度指标――隔离指数的定义及应用发展。选取江苏苏南、

2、苏中、苏北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典型城市无锡、南通、盐城,将居住社区划分为一类社区、二类社区、三类社区及四类社区四种类型,通过计算三个城市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隔离指数,分析江苏城市居住隔离的总体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无锡、南通、盐城三市城市基于职业的居住隔离程度呈现较低的状态;三市四类居住社区隔离指数呈近似U形曲线,即隔离指数二类、三类居住社区要低于一类、二类居住社区,可知二类、三类居住社区居住人员职业构成相比较于一类、二类居住社区要相对多元;三市总体隔离指数和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的状态,即隔离指数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显著性不强

3、。  关键词居住隔离;隔离指数;差异;江苏  中图分类号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136-06DOI:/  社会问题与空间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美国社

4、会学家DavidHarvey将城市空间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考量,将城市空间作为资本积累和阶级冲突的集中场所,进而展开对当代西方社会的城市空间批判,揭示空间不平等与资本逻辑的内在关联性,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空间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1]。现今,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空间也随之不断扩展与分化,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规模扩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重构与社会分化的过程。当前多样化的分配制度使得城市各阶层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庄园式”小区开发模式,加速了财

5、富在空间上的固化。作为城市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集中体现――城市居住空间,居住隔离现象亦初现端倪。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我国学者对于居住隔离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中,对居住隔离的

6、相关议题,如形成机制、空间形态模式、正负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极大推动了我国居住隔离的理论研究。我国居住隔离研究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国外相关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区域一般为单个城市,乃至单个街道、社区,研究空间相对单一,由于我国各地城市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城市居住隔离现状研究相对缺乏不同城市、不同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对比分析;二是居住隔离的量化研究不够,如我国城市居住隔离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从轻度隔离到严重隔离的临界点是多少?这些问题均相对缺少定量研究,有必要进一步的探讨。鉴于此,

7、本文以江苏作为研究区域,选取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典型城市无锡、南通、盐城,试图对无锡、南通、盐城城市居住隔离程度进行量化计算,比较分析三个发展阶段的城市居住隔离是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否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某种联系。  1居住隔离测度――隔离指数的探讨  隔离指数概念分析  社会学家有许多测量居住隔离程度的方法。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隔离指数,隔离指数类似于经济学中差异分析所使用的基尼系数,有时候也被成为相异指数、分异指数。美国学者C.Peach[2]提出了隔离指数的计算方法:  D=1/2・∑n1

8、Xi-Yi

9、  其中D就是隔离指数

10、,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