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雪意象浅析

唐诗中雪意象浅析

ID:28137309

大小:75.6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8

唐诗中雪意象浅析_第1页
唐诗中雪意象浅析_第2页
唐诗中雪意象浅析_第3页
唐诗中雪意象浅析_第4页
唐诗中雪意象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诗中雪意象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诗中雪意象浅析内容摘要:在中国诗歌中,对“雪”这一自然形象和演绎意象的描写、创新,可以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诗人们不断派生、衍播,形成含蕴不尽的美妙比喻和深宏象征意义。至唐代,“雪”诗无论从表现的情感内容,思想意蕴,还是写“雪”的方法技巧,都大大地超越前代,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和抒写,发出绚丽的奇光异彩。本文从不同侧面归纳分析唐代“雪”诗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关键词:唐代“雪”诗意象方法技巧“雪”在中国诗歌史上,诗人对其自然形象和演绎意象的描写、创新,可以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北风其凉(皆),雨雪其?(霏)”、“麻衣如

2、雪”、“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写“雪”的诗句。《楚辞》中有“霰雪飞流无垠兮”、“飞雪千里些”等辞赋。曹植赋中有“飘扬兮流风之回雪”、“奏白云于琴瑟”等佳句。汉魏六朝诗人写“雪”诗更多。“雪”自从进人人的审美视野,便不断派生、衍播出含蕴不尽的美妙比喻和深宏象征意义。“雪”虽然只是自然界中一种纯客观的物象,但是它却逐渐成为华夏文艺花坛永远写不尽,流不尽的文化泉流,成为诗人某种特定感情和自然形象的信息载体。正是由于作者在创作时的处境情怀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作品中“雪”意象具有不同思想内蕴和多彩的寓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展示出难以

3、尽言的情感流程和鲜明集中的价值取向。他们借“雪”来抒怀言志,以“雪”喻高洁自许的自我净化,见“雪”而抒男女纯真的爱情生活,以“雪”写边关将士豪迈、壮美的戍守生活,以“雪”言喻环境和遭遇的严峻与艰危……至唐代,“雪”诗无论从表现的情感内容,思想意蕴,还是写“雪”的方法技巧,都大大地超越前代,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和抒写,发出绚丽的奇光异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代“雪”诗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六朝文学(特别是梁陈二代)“嘲风月、弄花草”式的无病呻吟,而表现出唐代偏重生活美和客观生活的豪壮与开阔的胸襟。即“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内

4、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①在写“雪”的方法技巧上,唐代“雪’,诗秉承前人写“雪”之经验,又渗入自己的个性和感情加以创新,留下许多千古绝唱的佳句。如:“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去日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面从几个不同侧面归纳分析唐代“雪”诗的内涵。一.瑞雪兆丰年春梅、夏荷、秋霜、冬雪历来在民歌和文人作品中被视为四时的代表性意象。“雪”又是冬天意象序列中的重要一类。诗人在“雪”诗中注入了丰富的情感,一则以喜,一则以悲。在农业生产不发达、靠天吃饭的古代,

5、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关系、决定着黎民百姓的生计和命运。风调雨顺对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这是他们所企盼和渴望得到丰收的好年头。就连封建帝王也懂得,风调雨顺,是他们维系统治的先决条件。而文人学士,也总关情于州土的平乐、民生的苦甘。一场春雨、一场瑞雪,都会让他们激动不己、欣喜若狂而赞叹万千。唐“雪”诗中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表现出对“瑞雪”降临的企盼和惊喜,以及对丰收的热切期盼。如李世民的《喜雪》就写道:“怀珍妒隐德,表瑞伫丰年”;李义隆的《野次喜雪》又写道:“为知勤恤意,先此示丰年”。自古以来,中原地区早灾不断,冬天有雪可解决春旱,收成才有指望

6、。看到下雪,诗人也同众多的百姓一样欢喜若狂:“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韩愈《春雪》)“冬采三度雪,农者欢岁秽。”(元结《雪中怀孟武昌》)“且将盈尺慰农夫,称觞彼此情何异。”(元镇《酬乐天雪中见寄》)。诗人们将强烈的企盼和炽热的欢欣之情凝注笔端,描绘出多姿多彩的瑞雪形象:“长飘卷风云,散落群峰外;拂砌花影明,交宫鹤翊碎。”(曹邺《贺雪寄本府尚书》)“雪飞当梦蝶,风度几惊人。”(苗发《雪》)“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人。”(李世民《咏雪》)“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遥御楼。”(朱湾《长安喜雪》)这些诗句中对“瑞雪”新奇、准确而生动的描绘无不反映

7、出作者对“瑞雪”之钟爱。这种钟爱绝不是虚情假意式的低吟浅唱,无病呻吟;是诗人发自肺腑的期盼,带着内心的虔诚:“或云丰年祥,饥食可庶几。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韩愈《辛卯年雪》)瑞雪,在作者看来显得那么崇高和圣洁,由此可见诗人爱民之心至诚、至真、至深。“今朝覆山郡,寂寞复何为。”即使“雪”再大、天再冷,只要百姓有个好收成,个人的“寂寞”和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当“瑞雪”降临人间,在人们欣喜之同时,那些有着敏锐洞察力的诗人以深邃的眼光看到,所谓的“瑞雪”、“丰年”只是为富人们降临的。对于终年奔波劳累的黎民百姓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好运的降临,等

8、待他们的将是更加残酷的盘剥和压搾:“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雪》)“平地已露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朱湾《长安喜雪》)至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