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导学案.doc

《望海潮》导学案.doc

ID:28150181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望海潮》导学案.doc_第1页
《望海潮》导学案.doc_第2页
《望海潮》导学案.doc_第3页
《望海潮》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望海潮》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望海潮》导学案编写人:汪丽慧【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基本知识。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3、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学习重点】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学习难点】学习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学法指导】诵读、鉴赏、讨论【知识链接】1、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

2、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望海潮》不是词题,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2、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

3、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柳永早年进士考试落榜之后写有一首词《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3、背景介绍在两宋词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创作过程的故事和传播过程的故事。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

4、》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头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4刚才说的是这首词传播中的故事,其实这首词在创作中,也含有柳永个人的目的。这首词的创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孙何。柳永没有法子,只好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她不

5、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着首词,孙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写的,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学习过程】一、初步感知,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1、读准字音参差()天堑()罗绮()叠巘()钓叟()2、再读课文,体会词的音韵美。(本词押“a”韵)二、品读、鉴赏。(一)、品读上阕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钱塘自古繁华”说明了什么?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

6、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1)找出这几句中的意象,说说这几句与前三句是什么关系。(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的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C级)(品味语言)(3)用文字描述作者笔下的钱塘。3、仔细品味上阕,尝试背诵。(二)、品读下阕1、“重湖叠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钩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1)找出词句中的意象,然后归为两类(人、景)。这两类意象组合在一起是否和谐,说明了什么?(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

7、怎样的生活情景?(C级)(鉴赏形象)(点拨:先逐句描述,再总结)2、“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写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夸”字,作者看到什么要“夸”?要向谁“夸”?“夸”的实际上是什么?3、品读下阕,尝试背诵。三、探究清代的刘熙载在《词曲论》中说:“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态。请运用这一手法,对词的上阕写景特点加以说明。(D级)(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诗经中有“赋”,汉儒云:“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4直书其事,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

8、以说完,反而反复去说,后人称之铺陈。本词中有没有用到这种手法?举例说明。【学习小结】诗歌流派是诗人作品的主流,并不是说婉约派的人就只写婉约词。鉴赏诗词要和背景联系起来,去感受词人的处境,走进词人,走进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