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探讨

ID:28151222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探讨_第1页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探讨_第2页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探讨_第3页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探讨吴雨奇周婷九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摘要: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发展中,高层建筑大部分都釆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很强的荷载能力,能够满足建筑的需求,同吋施工技术相对简单,不需要耗费过多的成本,在我国的建筑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将探究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设计;设计要点;作者简介:吴雨奇(1984年9月生),男,汉族,江西九江市人,本科,工程师,研光方向:建筑材料。为了节行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立体化程度,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中常见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能够缓解城市人口密集造成的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在建设过

2、程中,不仅要考虑土地利用效率,更要保证建筑的结构稳定和安全性,这需要通过优化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施工设计来实现。1高层建筑混凝土设计的原则高层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混凝土的设计耍遵循质量性与经济性的原则,保证建筑的使用年限满足标准的需求,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度。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建筑的自身重量和所处的空间,保证建筑抵抗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各种压力的能力,在材料的限制下,完善设计方案,提高高层建筑的环境适应性。第一,安全性原则。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是保证建筑安全性的重耍因素,因此,耍保证高层建筑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安全性,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必须稳定

3、。第二,结构耐久性原则。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结构的耐久性,保证建筑的使用年限,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m。第三,适用性原则。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和适应性,能够有效的抵御外力的影响,保证建筑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应对一些自然灾害,同时也耍适应自然沉降等因素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建地基、剪力墙等环节的设计,合理的优化建筑结构的外观以及内部的结构,使混凝土结构能够适应形变以及多种荷载。控制好建筑的高度,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为居住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2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2.1地基设计2.1.1沉

4、降缝设计在建筑使用的过程屮,沉降是常见的现象,过度的不均匀沉降会给建筑带来严重的危害,降低建筑的安全性能,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应在建筑高度差较大或转折部位以及地基土的压缩性差异较大的部位设罝沉降缝m。通过设罝沉降缝的方式可以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相对独立的结构,使沉降的过程保持独立,避免各结构单元相互影响,能够降低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2.1.2地基基础设计高层建筑的地基耍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基础底面承受的压力设计值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和当,或者不超出5%时,应适当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在框架结构上增设拉梁,增加梁柱的截面面积,并增加框架梁的配筋,提高基础的抗不均

5、匀沉降能力;如果超出了预估沉降值的限度,应增人基础底面积,并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通过这些方式提高高层建筑的荷载能力。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建筑结构类型、地基承载能力应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些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可以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形式,这种桩是利用石屑、粉煤灰、碎石等与水泥掺和,加水搅拌,并使用相应的机械制成的低强度桩。2.2上部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的混凝土设计除丫保证基础的牢固性之外,还应优化上部结构的设计,要重视一些主要的受力构件。2.2.1剪力墙的布置剪力墙问题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无论是纯剪力墙结构还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都存在

6、一些布置问题。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空间性能,应采用双向布置的方式布置剪力墙,保证布置工作的对称性和均匀性,提高剪力墙的刚度,在框架剪力结构的设计中,如果剪力墙的刚度分布不均匀就会造成结构的扭转,通过加大柱截面的方式也难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当剪力墙的轴压比超过规定的范围时,要在底部设计加强区域和边缘约朿结构,提高截面的塑性变形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或者避免短肢剪力墙的布置,如果必须布置短肢剪力墙要适当的控制好数量,并布置在适当的位置,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2.2.2框架短柱的设计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建筑框架短柱的刚度越大,吸收的地震力就越大。在楼

7、层中含有短柱的部位容易出现剪切破坏的现象,降低结构的抗震性。在框架结构中,双跑楼梯与平台板连接的部位以及三跑、四跑楼梯的四角框架柱都可能成为框架短柱。对于这类短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复合箍筋的形式沿柱全高进行加密,使短柱的纵向钢筋的分布保持对称,保证每侧的配筋率在1.2%范围之内£31;(2)提高构件的受压承载力,提高短柱的抗震性能,有效的防止短柱的剪切破坏。2.2.3框架梁设计地震和风等外力会对楼体的框架结构产生水平向的作用力,会使梁柱的两端负弯距离过大,大于跨中正弯距。为了减少框架梁的的负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调整框架梁的负弯距离,有效的减少梁端的负

8、弯距,并要增加一定的跨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