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说课稿.doc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说课稿.doc

ID:28155727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说课稿.doc_第1页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说课稿.doc_第2页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说课稿.doc_第3页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说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课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评价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是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四节内容,该专题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为主题展开。本课与第三节《专制下的启蒙》同属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内容,但它把焦点放在了人的思想领域,提倡思想自由,使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从而宣告了资产阶级理性时代的到来,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二、说课标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

2、展”,而本课内容既是第三节启蒙运动的延续,又属于人文主义发展的成熟阶段,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知识与能力1、概述康德、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认识到人类思维的两个方面——理性和感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两段故事性材料《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巴黎圣母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感知理性的含义与浪漫主义的最大特点。2、列举康德和卢梭的主要观点,并通过举例的方式进行正反论证,加以师生讨论,共

3、同感受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强大魅力。3、通过表格直观地呈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演变,从整体上把握人文主义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康德,提高学生对理性的认知,培养科学和怀疑精神,既要追求人身自由,更要追求思想自由,加深人文素养。2、走近卢梭,在崇尚理性精神的同时,凸显人的情感和个性,认识到凡事不可趋向极端。根据上述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概括康德、卢梭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1、理解启蒙运动的价值不仅在于反抗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更在于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三、说教法、学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

4、、唤醒、鼓舞。”新课程理念也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因此我设计这一课的基本理念是:以课标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路径。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如下教学法:1、故事材料分析法。结合本课知识已经有了前面一节做基础,我借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一则学生非常熟悉,二则它的结局带有很强的思考性,以此开始本课的教学。2、启发式问题教学法。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引子开始一连串逻辑紧密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何谓理性,同时亲历一次理性思维的旅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3、表格归纳法。列出表格,从整体上把握人文主义的发展。

5、在学法上,由于专题六前面几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文底蕴,而本课的知识既是一个尾声,又是一个拔高。在学习时可以比较多地引导学生作新旧知识对比参照,让学生学习时可以充分参与,大胆讨论与分析,自主学习。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打算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环节①导入新课:先对上节课的知识作简单回顾,以此提出一个问题:19世纪在启蒙思想的指引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欧洲是启蒙思想家期盼的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吗?再以此问题作为铺垫引出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主人公即是19世纪欧洲下层平民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由于该故事材料被选作小学语文课文,学生非

6、常熟悉,我会请某位学生讲述,讲述时我会请学生把焦点放在小女孩临死时的一连串幻想上,即火炉、烤鸭、天堂、奶奶。由此开始一连串逻辑紧密,步步深入的提问: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想呢?→你觉得小女孩哪里可怜→小女孩去世时,做了一个很美很美的梦。她梦见自己和奶奶一起在天堂,你觉得这个梦美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你觉得这个小女孩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圣经有言:“那道门是窄的,那条路是长的。”经过窄门的路才是天堂,否则就是地狱,你不怕吗?→既不相信天堂,也不相信地狱,你相信什么?→假如老师讲的话,你相信吗?→我现在告诉你,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就能考上清华北大,你相信吗→如果我又告诉你,你只有好好学

7、习,才能考上大学,你相信吗?→为什么一会相信一会又不信呢?。这时引导学生答出不盲从,会自己思考,自主判断,学生就自己明白了什么是理性,而且也接触了如何使用理性来辨别真伪从而引入本课。环节②:由“理性”一词引出对理性作出哲学上的探讨的启蒙思想家康德,对其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116页的材料阅读与思考,从三个角度思考康德的启蒙思想。一是从启蒙的宗旨思考,二是从个人如何启蒙思考,三是从社会如何启蒙思考。加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