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中的变革》试题2.doc

《酝酿中的变革》试题2.doc

ID:28196895

大小:9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酝酿中的变革》试题2.doc_第1页
《酝酿中的变革》试题2.doc_第2页
《酝酿中的变革》试题2.doc_第3页
《酝酿中的变革》试题2.doc_第4页
《酝酿中的变革》试题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酝酿中的变革》试题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知能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3.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于是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抵制侵略,发展中国经济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4.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

2、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D.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6.(2011·安徽文综)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3、”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7.(2012·洛阳高二检测)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军B.洋务派C.维新派D.义和团8.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的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组织学会D.创办学堂9.19世纪末,某组织的《章程》开宗明义地提出:“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该组织最有可能是()A.兴中会B.保国会C.强学会D

4、.同盟会10.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开展的主要动因是()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C.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退让D.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12.(2012·长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常州

5、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材料二(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材料三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1)据材料一、二,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相比其观点的异同之处。(2)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叶德辉观点的认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6、…欲求御外之术,唯有力图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无实;而于外人所长,亦勿设藩篱以自隘,斯乃道器兼备,不难合四海为一家。——《李鸿章》材料二严复说:“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中国近代史》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家、革新家大久保利通说:“英、美、法等国的开化,高我数层,(日本无论如何模仿)也望尘莫及,我认为德、俄两国必有很多东西可以成为我们的准绳。”——《明治维新史》材料四康有为说:“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康有为向皇帝

7、提出改革方案:政治方面要求“假日本为向导,以日本为图样”。——《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提出“道器兼备”的含义是什么?实践的结果又如何?(2)材料二中严复提出的“治标”和“治本”的含义各是什么?与李鸿章提出的“道器兼备”有什么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日本政治家主张效法德、俄,而康有为主张中国应“以日本为图样”?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19世纪末期,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