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典型案例.doc

安全教育典型案例.doc

ID:28207079

大小:51.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09

安全教育典型案例.doc_第1页
安全教育典型案例.doc_第2页
安全教育典型案例.doc_第3页
安全教育典型案例.doc_第4页
安全教育典型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典型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全教育典型案例一、识破形形色色的骗术   【案例1】某高校2000级大学生陈同学正在校门口打电话,这时过来一男一女。女子跟陈同学说,他们从南京来,到银行取钱时卡被吃了,他们急需用钱,能不能用她的银行卡,让家里把钱汇到她的账户上。陈同学没多想就同意了,把一张银行卡给了那位男子。过了一会儿,两人让陈同学到一柜员机上查看钱到了没有。陈同学在柜员机上查了三遍,钱都没到位。那男子又把卡要了过去,并打电话催家里。等两人走后,陈同学发现银行卡被换,钱全部被取走。   【案例2】日前的一天晚上8时30分左右,某高校大学生温同学和王同学碰到两个男

2、子,说他们的银行卡销磁了,想借用一下银行卡,把钱拨到她们的卡上,帮忙取出来,温同学和他们到一柜员机上查账,他们后来把温同学的卡还给了她。第二天,温同学取钱时发现卡被换了。   【案例3】因轻信他人,日前,学生王×被人骗走现金600元及随身听、文曲星等物,上当后追悔莫及。王×从校外回到校南门口,遇见两名自称是大一的男子,说是来西安游玩,龙卡被自动取款机吞吃,现在身无分文,希望借王×的IC卡、龙卡一用,意思是通过电话联系家人,可将钱寄至王×的龙卡上取出。王×信以为真,便将龙卡借给两名男子,没想到王×的龙卡也被取款机吞吃。见此情况,两名

3、男子便分两次向王×借得现金600元,王×的随身听、文曲星等物也被两名男子拿走。当晚10点30分,两名男子说明天打电话联系,其后便扬长而去。第二天,王×未能和两名男子联系上,发现上当受骗,追悔莫及。   【案例4】某校2002级学生郑某,2003年寒假在深圳一带打工。2003年2月14日许,郑某从广州乘火车回学校。乘火车途中与同坐人员闲聊,两人聊至兴处,该陌生人向郑某所取其通讯方式以示友好,以备今后联系,郑某当时无疑,便将其家中弟弟电话告知。该陌生人在途中下车后,随即给郑某弟弟打电话,骗说郑某途中被劫,并遭打后脑部中伤,现在某某医院

4、治疗,需要做紧急手术,他是该院院长。由于郑某家庭偏远不能及时赶到,该陌生人要郑某家里电汇两万元到他给的账号,郑某家人心急如焚,按照陌生人的帐号电汇近万元,随后向学校询问情况,学校老师随即和某某医院联系,该医院有关同志告知并无此事,并说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几次,肯定是骗局。郑某家中事后发现电汇给陌生人的钱很快已被提走一空。等到郑某16日回校后,安然无恙,方知被热情陌生人诈骗。【案例5】刚毕业的大学生小李在槐中路上碰到一个自称是南京来的男子,说出了车祸,急着给家里打电话,可手机没电了,想借小李的手机用一晚,并把自己的手机押给小李。第二天,

5、小李拿那人的手机去鉴定,发现竟是改造后的模型手机。建议同学们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借用手机。   【案例6】“我是刑侦大队,您的手机信号妨碍了我们搜索定位逃犯,请您协助工作,关掉手机。”如果您接到这样的电话,还请留个心眼。西安交大的李同学就因一时疏忽,差点被骗9万元。一位自称刑侦大队工作人员的男士打电话,称刑侦大队正在网上定位一名逃犯的手机,李同学的手机对其工作有影响,请他配合工作,下午6点前一直关机。李同学相信并将手机关机。下午3点多,李同学在宿舍接到父母电话,急切询问他是否出了车祸。原来,那位“刑侦队员”以朋友身份打电话给李家,说李

6、同学不幸发生车祸,手术急需9万元钱,请李同学父母马上汇钱。据统计,各高校有很多学生特别是新生接到类似电话。    警方提醒:不要轻信陌生人。每年高校新生入学时,都会有乘机诈骗学生的案件发生,骗子利用的是学生的单纯、善良和真诚。民警提醒学生,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存折、银行卡、密码和身份证,不要轻易示人或借给陌生人。    学者观点:思辨能力应加强。“大学生能主动帮助别人的行为是好的,这一点应给予肯定。”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王景芝副教授认为,为人诚实、善良是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但做为大学生,不仅要有学习

7、知识的能力,还应有一定的辩证思维的能力,要理智地分析,对是非、好坏能够识别。而大学生屡屡被骗,说明整个教育知识体系中,安全教育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大学生本人也应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大学生须有一定的防范心理,但也不能因此就过多防范,对任何人都不再相信,关键还要掌握一个度。加强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同时,利用自动取款机进行诈骗的例子也需警惕。如吞掉储户的银行卡,再通过假提示获得密码,这是新出现的利用ATM机犯罪的方式。今年2月,陈先生在某银行ATM机取款时,发现键盘上方照明灯的位置

8、装有一只微型摄像探头。警方勘察发现,这台ATM机上不仅装有摄像探头,还在插卡口处安装了外接吞卡装置,不法分子会在客户取款失败离去后,取出银行卡,用探头获得的密码取款。   窃号+烧卡 在ATM机取款后机器会吐出交易流水单,不法分子利用有些储户随手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