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对“诺斯悖论”的再认识

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对“诺斯悖论”的再认识

ID:28224234

大小:58.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对“诺斯悖论”的再认识_第1页
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对“诺斯悖论”的再认识_第2页
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对“诺斯悖论”的再认识_第3页
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对“诺斯悖论”的再认识_第4页
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对“诺斯悖论”的再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对“诺斯悖论”的再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对“诺斯悖论”的再认识关键词:诺斯悖论;经济人假设;制度性悖论摘要:对于政府行为,应从动态意义上分析它在不同环境背景下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虽然以“经济人”假设分析中国政府行为具有普遍适用性,但需要对政府目标函数进行扩展。体制转型时期政府行为悖论除了源于“经济人”的利益驱动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在意识形态约束下制度环境和相关制度安排变革的滞后。因此,又可称为“制度性悖论”。中图分类号:F01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02019507Keywords:NorthPar

2、adox;economicmanhypothesis;institutionalparadoxAbstract:Forgovernmentbehavior,analyzeitsstagedcharacteristicsunderdifferentenvironmentalbackgroundfromthedynamicsense.Althoughthe“economicman”hypothesisisgenerallyapplicabletotheanalysisofChinesegovernm

3、entbehavior,thegovernmentobjectivefunctionneedstobeexpanded.Intheprocessofinstitutionaltransformation,theparadoxofgovernmentbehaviororiginatesfromtheinterestsdriveof“economicman’’,andthemoreimportantfactoristhelagofinstitutionalenvironmentandrelatedi

4、nstitutionalarrangementsundertheideologicalconstraint.Therefore,itcanbecalled“institutionalparadox”.20世纪80年代,诺斯将国家作为影响经济绩效和制度变迁的内生变量纳入其理论分析框架。国家通过界定产权、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保护和司法等方式在制度变迁中发挥作用。虽然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会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国家常常选择无效产权。从历史上看,在统治者最大化增加其租金的所有制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和鼓励经济增长的

5、有效制度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这一基本矛盾是一个国家不能实现持久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这就是著名的“诺斯悖论”。[1]30“诺斯悖论”是基于国家“经济人”的假设提出的。国家之所以选择无效率产权:一是经济因素。除了统治者为获取垄断租金最大化外,还由于统治者面临交易费用约束,当界定一套有效产权的费用高于所得收益时,统治者会放弃有效产权而选择无效产权;二是政治因素。统治者因担心其他国家和本国政治对手的竞争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敢贸然得罪这些权势集团而被迫采用一个有利于这些集团的无效率产权;三是今y治

6、者的其他利益目标的约束。在统治者的效用函数中,除了财富外,还有历史地位、社会威望、国际影响等要素。而且随着财富增加,其他非财富的边际效用不断增加,这使得统治者在界定产权制度时,可能更偏好于非财富增长的有效产权制度;四是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国家的生存危机等也会导致无效产权的存在与持续。[2]397在中国的市场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政权限和追求自身利益的手段日益增多,出现了既积极推动又消极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行为,这为应用“诺斯悖论”

7、分析转型期我国政府行为提供了契机。杨瑞龙认为:地方政府实现财政收入和垄断租金最大化的目标都必须依赖本地经济的发展,为此,它会制定促进本地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有效产权制度,在追求效率中获取垄断租金。[3]杨龙则认为地方政府或部门出于自利性在追求政绩时经常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导致“诺斯悖论”的发生;而在中央政府或国家层面上,由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再加上我国政治制度设计中没有为像西方那样的利益集团或在野党留下能左右政策或制度的空间,因此不会出现悖论。[4]杨光斌从国家对不同经济主体给予差别性的

8、制度安排来验证“诺斯悖论”的现实存在。[5]黄少安认为,垄断租金最大化与社会产出最大化这两个国家目的之间的“持久的冲突”并非是“悖论”。在国家“经济人”假设下,这两者是基本统一的,因为它们都是国家的利益诉求,只不过一个是直接利益,一个是间接利益而己。国家在多数情况下总会在二者之间寻求某种均衡。[6]沈友华指出“诺斯悖论”最初是针对专制型国家提出的,在这种类型国家中,统治者对待税收仿佛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没有任何制度制衡机制制约。而当代的民主国家是反个人独裁的、有选择的多头统治,它从制度层面上消除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