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

高考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

ID:28270955

大小:160.54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2-09

高考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_第1页
高考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_第2页
高考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_第3页
高考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_第4页
高考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释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1)用作连词。 ①又(或不译),表示并列关系。例句:▲.蟹六跪而二鳌。(《劝学》)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钳。)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既叹惜郦道元的记载过于简略,又讥笑李渤的见识浅陋。)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赵国曾经五次跟秦国交战,两次失败三次胜利。) ②并且,而且。表递进关系。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2、,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然而,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缸作窗户,用草绳系门轴的(贫穷的)人,又是甿、隶一类的(种田)人,而且是个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③就,接着(或不译)。表承接关系。例句:▲.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我正有些惊恐,打算回去,就(听见)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响声。) ▲.尝一腭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察今》 尝一块肉,就可以知道整锅的味道,全鼎的调味。)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登记官吏名册造百姓户籍册,封存各种府库,等待将军的到来。) ④但是,却。表转折关系。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3、蓝。(《劝学》 青这种颜料,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青。)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而渔人船夫虽然知道,却不能记述。)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先前宁肯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⑤如果,假如。表假设关系。例句:▲.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秦国用城池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理亏就在赵国。)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大家假如有诚意,就看我的马首行动。) ⑥地(或不译)。即连接状语,表示修饰关系。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

4、。)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我小心冀翼地起来。)   (2)用作代词。你的,你。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例句:▲.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你的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任职,你就可以经常侍奉母亲了。)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账、追究。)   (3)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4)与“已”合成复音虚词“而已”,用作语气助词,表示限止语气,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5、 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像这样子罢了。) ▲.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治平篇》 碰上水旱灾害和瘟病灾害,政府就开仓放粮救治灾民,像这样子罢了。)(5)【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句:▲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

6、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既而】不久,一会儿。例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诬告请示,追究这件事,处死了五人。)例句:▲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

7、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心理活动,或许不同于这两方面的心理,为什么呢?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品)?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

8、血猿哀鸣。(《琵琶行》)——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