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15例治疗分析

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15例治疗分析

ID:28272811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15例治疗分析_第1页
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15例治疗分析_第2页
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15例治疗分析_第3页
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15例治疗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15例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15例治疗分析王巧玲(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三门峡472000)【摘要】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发牛恶性青光眼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抗青光眼术后发牛恶性青光眼,采取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双眼术后仍然前房浅、眼压高,随访13月双眼视力无光感,最终一眼眼球摘除。3例加用药物眼压控制20mmHg左右。其他□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稳定。结论:抗青光眼术后一旦发牛恶性青光眼,需要积极处理,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眼压及视力可以达到理想的状O【关键

2、词】抗青光眼手术;恶性青光眼;联合手术【中图分类号】R7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194-02恶性青光眼乂称睫状环阻滞青光眼,是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类型,系难治性青光眼,通常发牛于抗青光眼术后数日或数周,是青光眼滤过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牛,需釆取积极治疗措施,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现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例恶性青光眼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报道的15例,全部为我院第一诊断为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患者。手术全部采取小梁切除术。5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3、其中男性3人,女性12人;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81岁。单眼(独眼)3例,双眼12例。所有患者术后术眼表现为眼压升高,前房变浅或消失。术后2天到1周发生恶性青光眼10例,术后2周到4周发生5例。1.2方法发现术眼恶性青光眼后,首先采取阿托品和复方托毗卡胺眼液交替局部点眼扩瞳,口服醋甲哩胺药物以及静滴高渗剂降眼压治疗5〜7天,其中3例因为独眼,先行单纯的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槓入术,效果仍然不佳,眼压高,前房浅,再次采取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他12例直接晶状体摘除、前段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釆取常规球后注射神经阻滞麻醉,颍下方距离角膜缘4mm处巩膜

4、穿刺插入23G灌注头,10点钟方位距离角膜缘4mm插入玻切头,切除中轴玻璃体;常规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注吸皮质,植入人工晶体后切除前段玻璃体和中央后囊膜。2•结果其中1例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双眼先后发生恶性青光眼,药物治疗不佳,行双眼晶状体切、前段段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槓入术,术后眼压仍然偏高,前房浅,加用药物效果不佳,随访13月双眼视力无光感,又因合并新生血管青光眼再次睫状体冷冻、视网膜冷冻仍然不能控制眼压,最终行眼球摘除。3例为独眼,抗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仍然存在恶性青光眼,采取前段玻璃体

5、切除术,前房形成,局部点滴布林佐胺眼液药物眼压基本稳定在20mmHg左右,其他11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和前房稳定。3.讨论恶性青光眼又名睫状环阻滞青光眼,多发生于内眼术后如青光眼、白内障术后,为继发性。有学者提出短眼轴、小眼球、厚晶状体和浅前房是术后恶性青光眼的易感因素[1]。有研究表明,晶状体、悬韧带、睫状体、玻璃体前界膜的异常关系,导致房水逆向流入玻璃体,眼后节的压力推动晶状体虹膜隔前移,房角关闭而发生恶性青光眼[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更易发生恶性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复杂的发病机制所致有关[3]。对于恶性青光眼,一旦发现,应积极选择高渗剂静滴脱水、睫状肌麻痹

6、剂散瞳,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用药中要注意患者的肾功能,预防电解质平衡紊乱,一旦药物治疗一周左右效果不佳时,尽快采取手术治疗,行玻璃体切除、晶状体摘除⑷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解决了瞳孔阻滞。但是不能解除玻璃体阻滞。房水向前排除障碍,被迫逆流进入玻璃体腔并在玻璃体腔聚集,使玻璃体腔容积增大,推动晶状体一虹膜隔进一步前移而形成恶性青光眼⑸。本组病例中有3例均为独眼,曾经行青光眼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再次行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术后仍然存在恶性青光眼,再次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前房形成,加用药物眼压控制20mmHg左右。独眼发生恶性青光眼,与其特殊

7、的眼球组织结构有关。鉴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机制,存在瞳孔阻滞、玻璃体阻滞,玻璃体切除减少了眼球内的容积,后房压力降低,晶体虹膜隔后移,前房深度增加,超声乳化晶状体的可操作空间增大,避免了角膜内皮的损伤。解除了瞳孔阻滞、玻璃体阻滞,为房水由玻璃体腔流向前房建立通道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同期植入人工晶体,改善患者术后有效的视功能。因此,对于抗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采取晶状体摘除、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恢复前房深度,降低眼内压,恢复有限的视功能。【参考文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