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

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

ID:28296667

大小:68.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_第1页
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_第2页
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_第3页
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吴云珊龙银莲毛晓华梁立敏伦雪萍(通讯作者)(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外二科510700)【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距离引流管口10cm处,取3M弹力胶布15cm×2.5cm釆用“高举平台法”将引流管粘贴于皮肤上,注意调整引流管方向低于引流管出口,去除常规的别针固定;对照采用常规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胶布松脱及脱管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牵拉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胸

2、腔闭式引流管改良固定方法明显优于别针固定法,可减少胶布松脱及脱管发牛率,减轻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固定法弹力胶布【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298-02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重要的治疗手段,其目的是将胸膜腔内的气体、液体引流至体外,重建负压,促进肺复张,稳定纵膈⑴。目前,胸腔闭式引流使用的引流管多选用质地较硬、管径较粗的硅胶管,临床上为了固定管道,一般釆用丝线缝合固定于患者皮肤,结合纸胶布交叉粘贴外固定,同时用别针将引流管远端固定于床单上。但在实际应用中,患者如突然侧卧位,外露胸管的长

3、度在使用别针外固定后不足以使患者完成侧卧,造成外力牵拉胸管,轻者引起疼痛,重者有可能引起脱管,故临床护士会指导患者,完全侧卧前要松开别针,但是个别依从性较差的年老或年幼患者侧身身时会忘记指导,导致牵拉疼痛甚至发牛脱管现象。胸管的意外脱出,可能导致气胸的发牛或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休克,危及牛命。而重新置管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妥善固定管道,防止滑脱[2]是临床护理的重要问题,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室自2011年9月起采用改良固定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本科

4、室2011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150例,其中男93例,女57例,食道肿瘤23例,肺结核6例,支气管扩张5例,肺肿瘤68例,胸外伤9例,气胸39例,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49.1±8.2岁,平均置管时间5-7天。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置管时间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观察组患者取平卧位,在距离引流管口10cm处,取3M弹力胶布15cm×2.5cm采用“高举平台法”,将胶布中间位置粘贴于引流管正中,360°缠绕管

5、道后使引流管高于皮面0.5cm左右,再将两边的胶布粘贴在患者皮肤上⑶。注意调整引流管方向低于引流管出口,去除常规的别针固定。1.2.2对照组患者取平卧位,在引流管出口处用3M纸胶布交叉粘贴于敷料上,同时用别针将引流管远端固定于床单上。1.3观察指标1.3.1观察胶布松脱、脱管的发生率。1.3.2观察牵拉痛程度,疼痛分级标准[4]:0级为无痛;I级为轻度疼痛,可忍受,不需用药;II级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需用止痛药;III级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需用镇痛药物。1.4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2结果2.1

6、两组患者胶布松脱、脱管发生率见表1。表1两组患者胶布松脱及脱管比较n(%)3讨论3.1改良使用的3M弹力胶布粘性及透气性强3M弹力胶布是由棉线交织而成,透气性好,具有弹性,在起到固定效果的同时患者感觉较舒适,无紧绷和牵拉感,对粘贴处皮肤亦无压迫,可减少皮肤损伤的危险;其次,弹力胶布的粘性及透气性强,固定牢固,不易松脱,粘贴吋间可持续3天,降低了患者变换体位时管道滑脱的发生率;用后容易撕下,不留痕迹,方便操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引流管固定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胶布松脱、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改良的固定方法可减轻活动引起的牵

7、拉痛高举平台法的固定方法可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最佳引流弧度,避免管道受压、扭曲、折叠等导致引流不畅的情况发生;且引流管顺应身体方向,可减少引流管摆动引起的刺激及牵拉痛。在临床上,有相当部分患者担心发生牵拉痛或者脱管,在床上不敢翻身甚至不敢下床活动,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而不用别针固定,引流管没有被固定于床单上,患者活动比较自如,变换体位更方便灵活,翻身至对侧时,引流管会随着身体移至对侧,减少了牵拉痛和脫管的发生率;取坐位吋,引流管受重力影响自然下垂于床沿,避免了扭曲、折叠,且管道用弹力胶布粘贴固定于皮肤上,患者担心牵拉痛及脱管的心理压力明显减轻;其次方便患者下床活动,

8、有利于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