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ID:28326148

大小:59.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_第1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_第2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金顺今(吉林省延边大学医院肾内科血透中心吉林延吉1330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247-02【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内瘘护理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医疗体系的健全,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能够进行系统规律的血液净化治疗。我院血液透析者2006年7000人次增至2009年的14800人次。临床实践证明,良好的观察及护理可促进内瘘成熟,正确掌握新瘘使用时间,掌握穿刺方法及拔针后处理,预防内瘘阻塞,及患者自我保健,可延长动静脉

2、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存率。1内瘘术前准备对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在诱导透析到规律透析之前这一阶段,多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如足背动脉穿刺,股静脉插管及锁骨下静脉插管。避免在准备造瘘侧肢体行动脉穿刺,以免引起血管损伤,加大手术难度。2内瘘术后护理2.1内瘘术后应经常观察是否通畅[1]若于静脉侧扪及震颤音,用听诊器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内瘘通畅,否则疑及内瘘不通。可由于血栓形成或缝合口狭窄所致,则应及时处理。术后要保持局部无菌,更换敷料,预防感染。2.2造瘘侧肢体的护理术后抬高造瘘侧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造

3、瘘侧肢体禁测血压及各种注射,避免受压如睡觉时压迫造瘘侧肢体,不要穿袖口过紧的内衣及用力举重物,防止内瘘闭合及吻合口撕裂。3掌握内瘘使用时间一般内瘘成熟需4〜8周。在内瘘扩张较好的情况下2周后可用静脉端,4周之后可用动脉端。动脉过早使用可致吻合口狭窄,内瘘失败。老年人、糖尿病及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可延长到4〜8周[2]。4穿刺方法严格无菌操作。动脉穿刺点应距吻合U5cm以上,离心方向穿刺,以保证充足血流量;静脉穿刺点与动脉穿刺点的距离不少于8〜10cm,向心方向穿刺,保证静脉冋流通畅。若距离太近,可加重血管狭窄。每次动静脉

4、穿刺要更换部位,不可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若采用固定点穿刺[3]使此处血管壁多次受损,弹性减弱,变硬,形成瘢痕,轻者引起滲血,重者可引起内瘘血管闭塞。尤其注意的是新瘘第一次使用吋,由于新瘘管壁薄,脆性大,易发生血肿,最好由有经验技术熟练的护士穿刺,力争一次性穿刺成功。若动脉穿刺失败,应在动脉穿刺点以下重新穿刺,如透析过程中出现血肿,重新穿刺困难,可将血流满意的静脉端改为动脉端,与透析管路动脉端相连,保证继续透析。若静脉穿刺失败,应在静脉穿刺点以上即近心端重新穿刺,或改为他处静脉穿刺。穿刺失败发生的血肿应立即按压,胶布固

5、定,冰袋冷敷,第2日再用50%的硫酸镁温热敷。5防止血栓形成5.1预防和纠正低血压在透析过程中脱水不宜过多、过快。密切监测血压,及吋发现低血压症状,如:打呵欠,冷汗,心慌,便意,眼花,内瘘震颤音减弱或消失,常采取紧急措施,如生理盐水快速静滴,停或减超滤,缓慢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如效果不理想,及吋回血。5.2防止血液过于黏稠透析患者多数合并冇高血脂,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潘生丁、阿司匹林等。一般剂量为0.3〜0.5mg/kg,追加量为8mg/h。透析结束后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对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定期查血

6、常规,防止血色素上升过快引起血液黏稠,并适当调整肝素用量。6透析后内瘘护理透析结束后,第者采取先贴创可贴,再用3cm×2cm×0.5cm纱布块压迫血管(以不出血及触及血管震颤咅为宜),最后包扎按照患者肢体尺T做好的绷带,再压迫20〜40min,嘱患者及吋松开綳带,如病人凝血吋间长,压迫吋间可适当延长。内瘘第一次使用可由护士直接指压,吋间5〜lOmin。透析结束当天保持内瘘干燥,第2日可用喜尿妥湿热防感染,软化血管。患者每天检查内瘘情况(学会用听诊器听血管杂音,触摸血管震颤等)。如发现异常(震颤

7、减弱或消失)或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尽快与医护人员联系,及吋得到处理。参考文献[1】沈清瑞,叶任高,余学清.血液净化与肾移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5-50.[2】包丽媛,王荣,仲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28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