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doc

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doc

ID:28359941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doc_第1页
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doc_第2页
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doc_第3页
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doc_第4页
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浅论民初袁氏逐步走向集权专制的原因作者:历史系九九级(二)班张焱摘要:民初袁氏逐步抛弃共和走向专制集权,以至于洪宪称帝,在这一系列政治活动中,袁氏本人的历史责任是非常明显的,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其客观原因。而袁氏逐步走向集权专制是当时复杂历史背景下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对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关键词:民初袁世凯集权专制原因1914年(宣统三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迅速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民主政治的建立却一再遭到挫折,

2、在共和国成立后仅三个月的时间,袁世凯就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而后,在做了四年的民主共和总统之后,他竟然从“即改为君主也未必有以加此”(1)的位子迫不及待地登上了洪宪皇帝的宝座,以至身败名裂,为他的一生划下了最不光彩的句号。在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中,人们大都重点着力于对袁氏践踏民主及专制独裁的种种行径的批判和揭露,但仅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正如恩格斯所言“对于历史事件不应当抱怨,相反地应当努力地去理解它的原因以及它的没有显示出来的后果”。(2)因此,在这里笔者将着重对民初袁氏逐步走向集权专制以及促成洪宪复辟的历史原因作一

3、些必要的探讨。(一)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历史现象都是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我们首先就从主观方面对袁世凯这个人物进行一些必要的剖析。“袁世凯,字慰亭,河南项城人,1859年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地主的家庭,自幼倔强任性,喜挥霍虚荣,日与无赖少年为伍,酗酒纵情,意气自豪,众人推袁为首领,袁发号施令,党徒俯首,无人敢违,而后附庸风雅发起文会,但会中人多嗤其肤浅,羞与为伍,袁便出钱收买人心,终使人举其为盟主”(3)从这段文字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袁自小便有很强的权欲,性喜独裁。袁世凯步入官场和逐渐发迹的起点是他被

4、派往朝鲜期间。当时,虽初步显示了其军事才干,但是其贪权专制的劣根性也开始发展,这集中表现在:一是排挤吴长庆,擅权跋扈;二是对朝鲜内政妄加干涉,企图控制朝鲜内政。这些行为都暴露了他不可遏制的欲望。甲午战后,袁世凯在小站编练新军,这是以他为首的北洋军阀后来得以崛起的最初资本。袁将这支军队变成他私人的工具,依仗的仍然是专制手段。有一次,张之洞问他练兵的秘密,他不无得意地说:“练兵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主要的是要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和钱,不服从就吃刀”(4)无怪乎北洋军

5、队中人人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朝廷。“服从、报恩、不党三个基本意识可以成为北洋军人思想之结晶”(5)这样他就拥有了一支能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有了军权就为日后他的政治生活乃至于独裁统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自清末起袁世凯开始积极倡导君主立宪运动,这也源于他本人对于君主政治的倾向性。他对君主立宪的态度是积极的,这一点,从袁氏对于新官制改革案以及直隶地区地方自治等问题的态度上都可以得到证明。特别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立刻做出了利用革命党人的力量再度逼迫清政府实行宪政改革,图谋君主立宪的策略,对革命派提出了一个在军主立宪前提下谋

6、求和平解决南北问题的计划。这期间他曾断言:“余不能为革命党,余子孙亦不愿为革命党”(6)这已经充分显示了袁世凯对于革命以及共和制度的怀疑和反对,但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信念,并顺从了民主共和的事实。在袁氏的这一转变过程中,革命党人势力的发展以及他们对于共和制度不可动摇的态度固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权力利益的驱动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早在南北谈判之前,袁就得到来自南方革命党人的承诺:若其能赞成共和,则中华民国大总统一席断属项城无疑,在权力杠杆作用下,袁世凯的政治主张很快就发生可变化,他放弃了持之既久的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7、违心的赞成共和。那么袁世凯所理解的“共和”是什么样的呢?他在1913年10月10日就任大总统的宣言中说“西儒恒言,立宪国重法律,共和国重道德,顾道德为体而法律为用,今将使吾民一跃而为共和国民,不得不借法律以辅道德之用……”(7)概括说来,就是说共和之民应重道德,遵纪守法,而开国之初,无法律可言需由政府纳民于执物,而人民只需遵纪守法就可以坐享其成安享其乐,无需为政治操心。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政治是地道的恩赐政治,不仅不是真正的民主共和,相反,在某种程度来说,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排除了国民的参与,不过是给专制统治加上

8、一个“共和”的名目罢了。这也就印证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袁氏赞成共和并非出自本意,甚至是严重违背了其政治主张,所以一旦当他完全掌握了政权,其专制本性的显露是必然的。毫无疑问,袁世凯本人是一个具有封建军阀专制本性的野心家,对于君主政治的倾向性以及不可遏制的权力欲望是促使袁氏走向集权和帝制的主观原因和思想根源。(二)不可否认,在民初袁氏逐渐走向集权专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