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冲突走向共生——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化的重新建构

由冲突走向共生——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化的重新建构

ID:28372573

大小:7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由冲突走向共生——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化的重新建构_第1页
由冲突走向共生——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化的重新建构_第2页
由冲突走向共生——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化的重新建构_第3页
由冲突走向共生——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化的重新建构_第4页
由冲突走向共生——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化的重新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由冲突走向共生——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化的重新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由冲突走向共生一一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化的重新建构卢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摘要:小学语文应当是“儿童语文”,但当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在课堂屮相遇时,由于二者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有较大不同,难免形成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则表现为教师对儿童文化的限制、干预,话语权往往由教师控制,课堂成了限制儿童文化的主要场所。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应构建科学的儿童观,依据儿童的母语课程,在师生对话中创建文化共同体,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文化从冲突走向共生,形成一种生态和谐的课堂文化。关键词:文化冲突;儿童立场;文化共牛作者简介:卢谦(1970-),男,江苏苏州人,中学高级

2、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收稿日期:2016-11-22Received:2016-11-22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周一贯先生普说:“小学语文应当是儿童语文”U1,小学母语教学的过程应以语言运用为核心、以文化濡染为导向,引导学生语言与精神井生井长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智慧对话的过程,更是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融合、共生的过程。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由于受到成人文化的入侵与影响,儿童失去了他们应有的童真,过早地告别了童年。有人认为:“文化冲突是在多样性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不同范式的异质文化由差异所引发的碰撞或对抗的文化现象。”m由于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存

3、在明显差异,二者之间产生冲突就在所难免。因此,在母语教学中应建构一种全新的师生文化,使冲突、矛盾走向和谐、共生。一、关于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是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需要、话语、兴趣、价值观井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3]。而成人文化则是建立在大众社会生活中的理念、标准和价值之上,是理性且抽象的。作为社会群体共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的特点,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儿童文化是整体性的,成人文化则是分割性的;儿童文化是感性的,成人文化是理性的;儿童文化是艺术与审美的,成人文化是现实

4、与客观的;儿童文化表现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强,成人文化则更多的是工具理性和逻辑性。一般来说,儿童文化有以下特点:1.自由与浪漫有人认为,儿童即自由者。拉丁文中儿童的本义即自由。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不给儿童心灵自由,儿童便失去存在的本质。同时,自由还是人创造的根基,也是儿童创新火花的添加剂。如儿童玩耍吋可以随心所欲,没有功利观所左右,爱玩什么玩什么,与谁玩、怎么玩自由选择,他们在玩耍、游戏中获得了解放感、自由感,无拘无朿,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生成了具有自由丑浪漫意义的儿童文化。2.想象与诗性每个儿童都是诗人、哲学家,

5、也是情感王子,他们总是生活在想象世界之中。想象是儿竜主耍的思维方式,也是儿竜生命和儿竜文化的灵魂。儿童研究专家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中提出:“童年是人的根基与核心,是成人的精神故乡,是生命富有创造力的生命源泉。”m想象使儿童超越了时空界限,建构出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如一个孩子把冬天的雪花画成蓝色的,他说我画的是秋天的雪花,我心中秋天的雪花就是蓝色的。对儿童来说,生活是诗性的,世界是诗性的,儿童文化因想象而诗性。3.游戏与创造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课程,也是儿童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同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种历程。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游戏密切相关,体现一种游戏精

6、神,而这种游戏精神实质上主要是自由、想象与创造的精神。儿童在现实世界中,“无论他是游戏着、工作着,还是进行着其他活动,往往都会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和心境来行事,以游戏的精祌来观照外物和自己的活动”m。一些学者认为,游戏具有文化生成与创新的功能,儿童文化最初就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游戏精神贯穿于儿童生活的各个方而,构成了儿童文化的核心。二、二者文化冲突的原因探寻因为成人文化、儿童文化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有较大不同,因此当二者在课堂中相遇时,难免形成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则表现为教师对儿童文化的限制、干预,话语霸权往往由教师控制,课堂成了限制儿童文化的

7、主要场所。1.传统文化的成人本位中W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理论,三者和辅和生,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敛、忍耐、中庸成为中国人典型的性格。这些传统文化也影响着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师道尊严、家长观念、成人本位影响着成人对儿童的定位,正如卢梭所说:“大家不愿意把孩子教育成孩子,而是把他教育成一个博士。”m教师用成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去引领儿童,忽略了儿童文化的诗性逻辑、游戏精神与好奇天赋,实质上是成人文化的专断,儿童也就丧失了与成人对话的权利。2.多元社会文化的影响当前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儿童的生活世界呈现出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外来文化交融并存的

8、文化多元现象。这样一个追求个性自由、崇尚多元的社会,为儿童提供了接触不同文化且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