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瘢痕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皮肤瘢痕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ID:28401224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皮肤瘢痕中药治疗研究进展_第1页
皮肤瘢痕中药治疗研究进展_第2页
皮肤瘢痕中药治疗研究进展_第3页
皮肤瘢痕中药治疗研究进展_第4页
皮肤瘢痕中药治疗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皮肤瘢痕中药治疗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皮肤瘢痕中药治疗研究进展刘滔滔韦梦涵(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0021)【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26-02病理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牛和细胞外基质异常堆积为特征的真皮纤维化疾病,其能严重损害患者容貌外观、影响局部功能,并可伴有瘙痒疼痛,影响牛活质量。1皮肤瘢痕的形成机制病理性瘢痕使人体皮肤创伤后组织过渡增牛修复的结果。以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增殖旺盛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导致细胞外基

2、质主要成分胶原蛋白的过量合成和沉淀为特征[1]。在临床上常见,发生率较高,且有上升的趋势。由于确切病因和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长期以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皮肤瘢痕的治疗进展2.1手术治疗:一般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皮瓣移植,脱细胞真皮移植,微粒皮移植,手术治疗复发率高,一般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2.2加压疗法:压力可以使伤口局部缺血,组织新陈代谢减少,胶原酶活性增强,局部缺血、成纤维细胞减少、上皮细胞退化从而导致瘢痕组织无血管而萎缩。2.3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处理皮肤瘢痕过度增牛的常用方法。放疗对正常皮肤和

3、瘢痕的成纤维细胞同样具有破坏作用,射线对细胞的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后,胶原的合成的讲解达到一个新的平衡[2]。2.4激光疗法等:用激光治疗,可以使瘢痕软化,很少隆起、瘙痒和红斑等。冷冻疗法与激光疗法类似,都是破坏细胞和微循环导致组织缺氧从而使组织坏死和萎缩。3皮肤瘢痕中药治疗3.1积雪草貳:积雪草貳是从中药积雪草中提取物,为三祸皂貳化合物。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草药积雪草能抑制T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抑制FB的增值、促进瘢痕FB凋亡、减少免疫细胞数目、封闭血管、疏松胶原的作用。对瘢痕也有很大的疗效。祈少

4、海[3]等人发现,积雪草貳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使核分裂相应减少,核仁变小或,缺失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生长呈抑制状态。3.2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陈炯⑸实验研究表明,含氮酮配伍的丹参实验证实含氮酮配伍的丹参能显著降低皮肤电阻值,增加皮肤通透性,能够改善瘢痕表面张力,改善局部内环境,增强血管通透性。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停滞于G22M期。冀黎平⑹通过对应用丹参涂膜剂的裸鼠背部瘢痕用药1周、4周和8周微循环观察及计数结果可以看出丹参涂膜剂可能对瘢痕微循环具有双向

5、调节作用。张盘根[7]报道,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34例,小的单用外敷法,大的采用外敷法和局部封闭法,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疗效高、价格低、药源广、无副作用等优点。3.3青蒿素:1998年贺光照等⑻首次将青蒿素用于增殖性瘢痕的治疗,通过局部应用青蒿素霜剂对50例增殖性瘢痕进行疗效观察,发现其具有抗瘢痕作用,治疗1〜3个月后瘢痕红、痒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瘢痕质地变软、变平,有效率88%o随后又进行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结果表明,青蒿素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并明显降低细胞外胶原量。孔恒等⑼

6、研究发现青蒿琥酯能诱导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李伟等[10]发现,青蒿琥酯组兔耳瘢痕组织中胶原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3.4川茸嗪:为川茸中的生物碱主要成分,对川茸嗪抗增生性瘢痕的机制研究中发现其可抑制增生性瘢痕FB的增殖活性,可以减少FB的胶原合成,并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商庆新[11]等人发现,川苇嗪在500ug/ml浓度时,作用72小吋以上,可是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发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兰海[12]发现川茸嗪可以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活性,减少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并使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于游[13]等体外实验证

7、明川苇嗪对人体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和吋间依赖性。尚有很多重要可以用于瘢痕的治疗,比如苦参碱、五倍子、芦荟大黄素、汉防己素、鸦胆子、仙人掌等,中药治疗瘢痕的有效作用尚无确实的数据证实在瘢痕的重要研究中。4目前中医治疗瘢痕疙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研究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①没有可靠的动物模型②人多数研究没有明确区分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使其结果可信度降低③增生性瘢痕有自行消退的性质,因此一些药物的治疗作用很可能仅代表瘢痕的生物学变化④瘢痕的发病年龄没有被考虑,常常初期有

8、效,但长期随访后缺乏这种效果⑤没有统一的瘢痕计分标准。今后应该开展的工作:4.1药理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HS药物的作用机制还没有完全清楚,大部分实验还停留在细胞水平上,特别是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今后应该运用高通量筛选法、基因芯片技术、反义技术等药理学中的新发法、新技术来进一步明确HS药物作用的靶点,特别是从天然产物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