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生僻字的认知分析

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生僻字的认知分析

ID:28405285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生僻字的认知分析_第1页
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生僻字的认知分析_第2页
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生僻字的认知分析_第3页
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生僻字的认知分析_第4页
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生僻字的认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生僻字的认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生僻字的认知分析摘要:语言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发生演变,并在原有意义和形式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概念和结构。近年来互联网上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生僻字,这些字与古汉字和方言字有着密切的渊源,但又被当今的网民赋予了新的含义。本文在概念整合的理论框架下阐释网络生僻字字形、字义、字音的生成理据,揭示了认知活动与语言使用和创新的相互联系。关键词:网络生僻字概念整合糅合截搭一、引言网络生僻字是指一系列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也不常用的通过新造或是新用等方式进入网络交际领域并逐渐在媒体流行开来的文字,如“囧”、“槑”、“氼”、“嘂”、“靐”等。作为一

2、种新兴的语言现象,网络生僻字反映了网民造字的聪明才智,蕴含浓厚的时代文化气息。网络生僻字可以分为新造字和新用字两类。所谓新造字,即字形和字义都是最新创造出来的,之前没有此字[1](p70),如:“”、“”。而新用字,是指字体在古代汉语、方言中已经存在,现被重新使用,但被赋予新的含义和用法,如“囧”、“烎”.---。无论是新造字还是新用字,网络生僻字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语言的思维模式,其构字机制体现了现代人认知方式的转变。本文以美国语言学家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从字形的整合方式、浮现意义、语音生成

3、三个角度对网络生僻字复杂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流行的动因。二、概念整合——构字的基本机制“概念整合”是人类对来自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有选择地提取其部分意义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的一系列认知活动[2](p11)。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是由四个空间构成的网络:输入空间i(inputspacei)、输入空间ii(inputspaceii)、类属空间(genericspace)、整合空间(blendingspace)。概念整合的过程为:类属空间向两个输入空间映射,反映出输入空间所共有的、抽象的组织与结构。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把获得的

4、部分组织和结构投射到整合空间,最后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精致”(elaboration)三个相互关联的心智认知活动产生新创结构(emergentstructure)。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theconceptualintegration.---network,简称cin)。作为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概念整合在构建文字、词汇、语句意义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网络生僻字是人们为适应网络交流表情达意的需求,在认知观念作用下,将文

5、字系统中看似不相干的字符、部件以一定的方式整合成一个新的字体,以达到给未命名事物创造新概念的目的。网络生僻字的创新和生成过程体现了人们概念整合的心理运作机制,所以我们认为概念整合理论可以为网络生僻字的构字机制提供理据。三、网络生僻字字形的概念整合方式深入分析网络生僻字字形的整合机制,我们划分出两种不同的整合方式,一种是糅合型整合,一种是截搭型整合。(1)糅合型整合糅合型整合是两个相似而不相关的概念整合,糅合好比是将两根绳子各抽取一股再重新拧成一根[3](p5)。网络新造字多数属于这种类型,例如“”是两个字糅合的产物,如下图:参与糅合的两

6、个汉字,一个是“脑”,一个是“残”,同属于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二者在形体结构上的相似性是其参与糅合整合的基础。如图(1)所示,在a:b=x:y的方阵格局中,横向“相关”,纵向“相似”。从横向看,a与b之间的关系对应x与y之间的关系,都是合体字中左部件与右部件的组合关系。从纵向看,部首“月”与部首“歹”形体相似,而对于部件“”与部件“”形体,通过观察发现二者内部都包含着共有成分“”,于是这两组竖向糅合,即a与x糅合,b与y糅合,同时运作形成ax“”和by“”,新生部件在原字形的思维惯性下重新分析结合,于是生成了非“脑”非“残”的新造字“”。

7、类似这样通过糅合方式整合形成的新字还有“”、“”、“”、“”、“”、“”、“”,它们各自字形的整合机制如下:构字元件糅合字a2:舌x2:吻a2x2:a3:扯x3:淡(蛋)a3x3:a4:同.---x4:意a4x4:a5:含x5:泪a5x5:a6:餐x6:具a6x6:a7:上x7:访a7x7:a8:已x8:阅a8x8: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看似古怪生僻的网络字体实际上是以两个常用字作为构字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整合的结果,其糅合机制的原理就是充分利用两个构字元件在字形符号上的相似性特征,将两个构字元件之间相似的部分“噬同”,保留其中的一个,余下

8、的不具有相似的成分在构字元件的基本轮廓内部进一步吸收微调。这种“求同存异”的整合思维方式还可以进行类推,如果两个构字元件之间相似度小,那么可以寻求“中间媒介”,例如构字元件“扯”和“淡”在字形上差异较大,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