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

ID:28458645

大小:116.1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10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_第1页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_第2页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_第3页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_第4页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摘要】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是对边境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的双重深度拓展。文章基于族群、系统论等相关理论,对边境民族与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进行了新的界定及探讨;从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所涉入的边境、边境民族、边境民族文化与边境旅游等要素关联属性构建其内部驱动机制;从系统发展论视角,提炼了由引导、推动、实践、保障四重推进体系构成外部驱动机制;并系统构建了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驱动机制。旨在通过全面探讨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与发展驱动机制以解析其发展的动力结构,寻求边境旅游跨产业融合的着力点,以促进边境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结

2、构调整优化与边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关键词】边境民族;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关联属性;空间场域;驱动机制【作者】韩璐,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昆明,650500;明庆忠,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昆明,650221【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5-0139-010边境原本是一个独立的地理空间概念指向,在不同历史阶段与学科语境下逐渐演变成融政治、地理与区域文化理解等为一体的意义聚合,当边境与民族文化旅游、边境旅游

3、等形态在空间场域和文化层面上产生认同共鸣时,将边境有关要素进行统一整合的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便构成了边境内涵的基本表征之一,对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与意义的结构性探宄能深入对边境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等相关概念关系的系统认知。国内外对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由来己久,以Timothy[l]为代表的学者最早开始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视角分析边境旅游活动,研宂焦点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层面:(1)原住民旅游或土著旅游相关利益主体关系研究,PascalScherrer等(2013)对如何平衡澳大利亚金伯利海岸土著旅游中原住民与移民东道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Sandra

4、Guisela等人(2015)对秘鲁普诺塔基列岛土著旅游的文化经纪人在旅游幵发管理中的地位进行了研宄;[3](2)土著(原住民)旅游的综合效应研究,DavidJamison(1999)以背尼亚原住民岛为实证,说明原住民旅游的开展对当地社区重识本体起了催化作川。[4]Grunewald(2002)通过对巴西PortoSeguro的两个土著村落进行研宄,发现当地居民因旅游开发生计模式逐步从农业转向以销售旅游纪念品、传统手工艺品为主。[5]SiegridDeutschlander(2006)以加拿大亚伯塔南部为例,研究土著文化在土著旅游中的重构过程。[6]Hel

5、enKelly(2014)对挪威边境萨米土著文化旅游中的文化商品化过程进行了研宄;[7](3)土著(原住民)旅游经营与管理研宄,ClaudiaNotzke(2004)以加拿大边境阿尔伯塔为例,探讨土著旅游产业运作体系的问题,提出有关旅游产品生产、市场7T发的举措。[8]DianaKutzner等人(2010)通过向游客发放问卷,识别其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土著旅游中对旅游产品不同特色的偏爱程度。[9:DianaKutzncr等人(2009)依据游客偏好将加拿大边境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土著旅游市场细分为文化猎奇游客(cultureseekers)、自然文化观

6、察的游客(Nature-Cultureobserver)和观光游客(sightseers)。[10]TrinidadEspinosaAbascal(2015)对澳大利亚国内游客对本土土著旅游需求较低的缘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11]由国情所定,国外对本土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研宄多未指明边境地域特色,且多使用原住民与土著旅游的概念。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对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研宄主要集中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12-14]边境民族旅游发展策略研宄[15-23]与边境民族村寨旅游研宄[24-30]三个方向。从整体研究态势来看,学界多将边境地区的民族文化

7、旅游剥离于空间场域进行探讨,极少考虑其所面向的边境背景,既未突显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融合优势,也未呈现出与民族文化旅游滥觞语境的差异性。借此,本文就势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发展和稳定边疆、精准扶贫等机遇,通过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特征与驱动机制的系统阐释,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原始语义进行语境重申,思考其在边境语境中的内生语言、逻辑推演与真实木质,并于理论建构路径中,寻求旅游跨产业融合的着力点,促进边境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一、边境民族的主要特征目前,学术界尚未对边境民族(borde

8、rethnicgroups)的内涵理解形成一致观点。方铁(20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