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标识》.docx

《城市的标识》.docx

ID:28498013

大小:26.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0

《城市的标识》.docx_第1页
《城市的标识》.docx_第2页
《城市的标识》.docx_第3页
《城市的标识》.docx_第4页
《城市的标识》.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的标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的标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张抗抗的文学常识,识记理解重要字词。 2、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3 、通过学习,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重点难点用细腻的语言,赋予变化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于是我们的城市被钢筋水泥所包围,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那么怎样来辨认识别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城市的标识》一课,看一看作者把什么

2、当做城市的标识。      首先来讲解文题。什么是标识?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认生字)    2、解决字词       生字 :    遒qiú 涸hé 芸yún 馈kuì忖cǔn   蒡bàng  啾jiū 窠kē   正音字:胞bāo,不读pāo 崭zhǎn,不读zhàn      

3、    词语:      遒        劲:  雄健有力。       馈       赠:  赠送。       芸芸众生:   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泛指人类和其它一切动物。指一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川流不息:   川:河流。息:停止。象河水那样流个不停。比喻来往的人或车辆,船只很多。      寿终正寝:    寿终:很大年纪才死去。    正      寝:   旧式住宅的正房。指年老时在家安然死去。比喻事物的自然消亡。   3、作家简介:       张抗抗是我们比较喜

4、欢的一位作家,她的作品,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因素却又敢于直面现实。她1950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69年插队,后报名去边至黑龙江国营农场,1977年进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毕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1987)外,还有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  

5、   4、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个部分。    1—5段为第一部分: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现象。   6—15段为第二部分:写树才是城市的真正标识。  16—17为第三部分: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及作者对自然界的崇尚。【活动】精读课文,了解作者本意1、默读课文,划出城市间雷同的具体事物"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等2、出示多胞胎,连体人相关句子,写出了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这一

6、部分里有一个难句,应该用懂它的含义。即"就 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 成一个连体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城市间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3、难道城市中就没有标志了吗?从哪看出?作者就写城市中的树,正面写城市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   香樟树是杭州的标识;法国的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标识;榕树是福建或广州的标识;油松是长春的标识;圆冠榆是喀什的标识;国槐榆是北京的标识。4、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的标识?出示15、1

7、6、17段朗诵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     5、 写作技巧:本文多用比喻,排比,拟人、对比修辞手法,语言亲切,优美。【练习】练习总结        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活动5【作业】作业    作业:开展小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标识。                      

8、                                                      板书设计城市的标识               张抗抗唯有     树     灵魂仅存的个性        (排比、比喻、拟人、对比)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思考为什么树会成为城市的标识,从而了解城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延续的重要性。2、体会课文中大量笔墨描写城市雷同的意义,通过对比,感知反衬写法在文中的重要作用。3、通过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