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整理

中国法制史整理

ID:28532670

大小:7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11

中国法制史整理_第1页
中国法制史整理_第2页
中国法制史整理_第3页
中国法制史整理_第4页
中国法制史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法制史一、学科介绍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发生、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与规律的科学1、法学、历史学的交叉学科2、法学的基础学科(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二、学科形成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引入西学视角,但根本上还是传统律学的研究方法2、梁启超3、“中国法制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4、民国学者于20世纪上半叶完成该学科的奠基工作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中国古代法的产生一、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一)产生的年代1、黄帝时代甲骨文黄帝治天下,法令明而不暗2、尧舜时代皋陶3、夏王朝“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茫茫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禹刑是以禹

2、命名的夏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规定了五刑,共三千条。→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陕西省户县西南)发布的战争动员令。规定了“威侮五刑,怠弃三正”。(二)产生的原因1、源于天天讨有罪、天命、天罚2、源于兵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薄刑用鞭扑衙门地方重大无法理清的案件由军队处理→刑起于兵(1)来源最早刑书中禁止性规范来自军令,整齐有则的刑罚方法来自军法。古代学者认为法律起源阶段中,兵刑不分,征讨和法律处罚同属天罚(2)意义反映了氏族奴隶制的历史事实,战争讨伐为扩大的刑罚刑是军事讨伐的继续,军事讨伐是施行刑罚的前提,体现兵刑交互作用最早刑书来自军律3、起于性恶(三)法的含

3、义1、法2、法与刑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刑法不分,刑名不分3、律.商鞅前,音韵学概念,起整齐划一的作用4、礼行为规范准则,区别于法、刑、律一、中国古代法律的产生(二)古代法与礼的关系1、礼(重要法律渊源)(1)起源:祭祀(2)含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礼者,国之干也”“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礼就是行为规范2、礼与法的关系即礼与刑的关系“礼之所去(否定),刑之所取(调整),出礼则入刑。”——《后汉书•陈密传》3、如何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原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指第一句讲的是一般的乘

4、车之礼,上级遇见下级,下级需下车行礼,而庶人未当官食禄,则不必行这套礼数。第二句话指对违反乘车礼之人的惩罚,受刑之后的大夫不能为君王驾车。(三)法与孝的关系(刑与孝)1、含义单方义务性规范立法很早夏朝“不孝之罪”孔子:孝两层含义养与敬2、孝与刑违背孝道,会受惩处不孝:a.供养有缺父母控告子女,不需要取证,直接惩处b.闻父母丧,匿不举丧(四)法与复仇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友之仇不同国初期允许复仇,后不许(五)法与道德西周始将道德引入法律第二章夏商时期的法制一、夏王朝的法制1、夏的建立2、夏的礼制(三)夏的法制1、刑法.(1)罪名昏、墨、贼“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

5、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首次制定赎刑)(2)刑法的原则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在处理两可的疑难案件时,宁可偏宽不依常法,也不能错杀无辜)眚灾肆赦,怙终贼刑(过失减免刑罚,故意或惯犯加重处罚)(3)刑名墨、劓、剕(髌)、宫、大辟2、行政法——政典3、司法制度(1)司法官——理、士、成(2)监狱——圜土、夏台、均台一、商王朝的法制(一)商代的立法及法律形式《左传昭公元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1、誓,君王在战争期间发布的军事命令2、诰,君主或重要大臣发布的命令,以上告下3、训,君主对臣子的训诫《伊训》4、令,即命令,法律的重要形式(二)法律制度1、刑事法律制度(1)刑制(刑名从商,

6、后朝的刑名商时都有)五刑(延续夏)孥戮(将犯人的妻或子一起杀死)殄灭(一族人均杀死)其他酷刑断手《韩非子》: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醢、脯、剖心(2)罪名三风十愆官刑惩治的对象,官刑是为了惩治国家官吏三种风气:巫风、淫风、乱风十种犯罪弃灰公道不孝不吉不迪2、行政立法《伊训》敢有恒(经常)舞于宫…3、民商法制土地买卖.土地一块块加以区分,有明确疆界奴隶当时可用于交换4、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多妾)制度5、司法制度审判权神判权监狱——同夏第二章西周法制一、西周的立法1、立法指导思想君权神授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怀保小民,明德慎罚2、周公制礼(1)宗法制亲亲,尊

7、尊(2)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3、九刑与吕刑九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已不可考,其来源说法有二:刑书九篇、九种刑罚(五刑加上流赎鞭扑)二、西周法律制度(一)刑事法律制度1、主要罪名2、刑法原则及刑事政策(1)罪疑有赦(2)上下比罪(3)轻重有权(需要权衡)(4)两罪并罚(5)区分故意与过失(6)区分惯犯和偶犯(7)世轻世重“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8)优待贵族八辟之法(可变通,从轻处理),到魏晋南北朝发展成八议制度议亲、议故(故交,故旧)、议贤(德高望重)、议才(有特殊才能)、议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