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当堂达标题

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当堂达标题

ID:28610387

大小:64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2-11

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当堂达标题_第1页
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当堂达标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当堂达标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时数据处理与表述方法考点达标1.小明同学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表一:R=5Ω电压/UV1.02.03.0电流/IA0.20.40.6表二:(1)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15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入射角0°10°20°30°40°41

2、.2°41.8°42°折射角0°15.2°30.9°48.6°74.6°81°90°/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表中数据说明:(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当入射角达到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中考再现3.(2015·大连)小明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所用的器材有:稳压电源、

3、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停表各一个;绝热的塑料盒一个,盒内密封着空气,盒内的电阻丝的阻值是10Ω,插在盒中的温度计量程是0~100℃;导线若干。(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通气孔电阻丝空气温度计0.63A(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表。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到的探究结论是:。②从表格中提取的能得出该结论的信息是:。(3)实验结束后,小明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对原实验方案稍加改动:实验器材不变,通电时间和电流的预设值不变,在每完成一次实验(收集一组数据)后,不断开开关,也不打开通气孔,直接把前一次实验的末温作为下一次实验

4、的初温,再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达到预设值时开始计时,20s后记录末温……指出改动后方案的两点不足(可以结合原方案的实验数据);①。②.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数据处理与表述方法答案1.【答案】(1)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解析】从表格数据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达到41.8°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

5、1)如下图(2)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②通电时间和导体电阻一定时,电流变化,导体产生的热量也变化(3)改动后导致第三次实验的末温超过了温度计的量程(100℃),无法完成第三次实验改动后,前一次实验的末温并不一定是下一次实验的初温,所以初温记录有误(提示:在两次实验之间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达到预设值的过程中,盒内气体的温度还会上升)+-通气孔电阻丝空气温度计-0.63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