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前提问

高三历史课前提问

ID:28613200

大小:254.5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8-12-12

高三历史课前提问_第1页
高三历史课前提问_第2页
高三历史课前提问_第3页
高三历史课前提问_第4页
高三历史课前提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课前提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前提问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A.道家、墨家B.儒家、道家C.儒家、法家D.墨家、道家(B)2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B)3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

2、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D)4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有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①②③)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

3、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有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②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③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④君主的地位是可以动摇的(①②③④)6《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B.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C.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D.要“存天理,灭人欲”(C)7《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

4、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A.兵广粮足B.重视百姓C.仁义为重D.诚信第一-页脚---(D)8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①②③④)9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

5、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C)10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B)11《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反映出封

6、建教育的本质目的是A.提高臣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B.传承儒家学说等传统文化C.鼓励臣民通过学习实现人生理想D.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D)12“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D)13“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A)14南宋朱熹与明代

7、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页脚---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B)15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16韩非子说:“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该思想产生的背景包括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制封建制取

8、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出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法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17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A.儒学内部的改造B.统治集团的斗争C.杜会环境的变化D.其它学说的衰落(A)18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进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A.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C.理是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