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类开题报告

化工类开题报告

ID:28627078

大小:19.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2

化工类开题报告_第1页
化工类开题报告_第2页
化工类开题报告_第3页
化工类开题报告_第4页
化工类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工类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化工类开题报告  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化学工艺都简称为化工。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化工类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选题的意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塑料制品日益广泛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目前全世界的各种塑料制品的年产量近1亿吨,仍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其中每年将有超过40%的塑料制品被抛弃。据统计,我国1994年废塑料积累量达250万吨,并以15%的速度增长。塑料工业惊人的增长速度以及大

2、量的废旧塑料的生成,加之目前各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使“白色污染”成为环保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和利用好这些废塑料己迫在眉睫,而将废塑料油化对于保护好环境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选题的当前背景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由于废塑料污染的严

3、重性及石油资源的日趋减少,国外早在70年代已经开始废塑料裂解制油的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日、德、美等国已建成相当规模的生产装置。例如:美国Amoco公司将废塑料粉碎、洗净后,通过水力旋风分离器回收PE、PP、PS,经脱水送入石油精炼厂热精炼系统溶解,在高温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碳氢化合物,由PE(聚乙烯)回收得到轻质石脑油,由PP(聚丙烯)回收得到脂肪烃石脑油,由PS(聚苯乙烯)获得芳烃石脑油;英国Umist与BP公司共同开发了采用沸石催化剂将PP转化为汽油型化合物的新工艺,在该工艺中将颗粒状PP与沸石催化剂H一ZSM以一定比例混合后置于密闭的反

4、应器内进行加热,得到的气体生成物中,59%为CI一C,碳氢化合物,而其中的70%是5C一c7饱和烃,这些烃类相当于汽油馏分;德国Edenhasuen公司利用汉堡大学的发明建成soot/a实验装置,用于废聚烯烃的处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日本政府的工业开发实验室(北海道)和富士循环应用工业公司(东京)研究开发了将废塑料转化为汽油、煤油和柴油的技术。该法采用沸石催化剂ZSM一5,通过两台反应器进转化反应,实施石油转换成塑料的反向加工方法。工艺过程是先将聚烯烃塑料(如PE、  PP、PS)或某些氯化塑料粉碎,用螺杆进料器边熔融边送入第一反应器,加热至4Oo0C左右分解成

5、气态,然后在第二反应器,通过合成沸石催化作用进行气相催化转化,经冷却可得低沸点的油品。这项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目前在北京等地建有一些小规模的废塑料处理厂,主要生产汽油、柴油,因缺乏前期必备的实验室工作,决大多数厂家的产品收率低、质量不稳定,极大地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

6、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正日益受到重视,有关回收利用途径不断被开发出来。由于再生塑料的价格优势突出,效益明显,国内废旧塑料回收市场也已成气候。近期,国内再生塑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有待进一步规范市场。废旧塑料油化技术的关键是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控制反应产物的沸点分布、降低产品成本。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废塑料裂解制油就是要求把塑料中碳原子间的化合键断开,由高分子化合物生成低碳原子烃类物质。催化剂产生催化反应的机理是一部分反应物吸附在催化物质的

7、特定位置一一称此位置为活性中心,然后吸附分子之间或吸附分子与其它分子之间发生反应,所以向催化剂表面吸附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催化剂同时还应具有强的吸附作用。最终可以肯定,废塑料制油所用的催化剂应,当是一种固体酸催化剂,而且尽量要求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内部孔隙尺寸也较大,以便充分发挥催化剂表面和内部活性点的催化作用。自1960年韦茨(Weisz)和弗里莱特(Frilette)发现沸石的催化作用以来,沸石在催化领域的用途迅速扩大,主要作为出色的固体酸催化剂而开始大批在石油工业上使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筛组。沸石分子筛。科学出版社,1975  石油炼制

8、基本知识编写小组。石油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