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doc

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doc

ID:28755312

大小:14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3

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doc_第1页
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doc_第2页
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doc_第3页
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doc_第4页
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6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考纲] 1.商业的发展。2.古代的土地制度。3.“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标]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的发展与繁荣(1)商周时期,商人出现,商业兴起。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2.秦汉以来的艰难发展(1)统治者多推行____________政策。(2)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但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3.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1)发展的条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2)发展的表现: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易混易错 “柜坊”的职能不是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4.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1)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2)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

3、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5.明清时期商业的压制与城镇商业依然繁荣(1)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3)出现“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________和晋商。思维升华 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表现包括货币、城市、对内贸易、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商品交换经历了从以物易物到货币经济两个阶段,货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宋代以前(2)宋代时细节点拨 “市”、“坊”的发展与演变三

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发展历程(1)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3)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4)元朝时,________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____________”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日渐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朝贡贸易(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2)目的:宣扬国威

5、,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3)评价: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四、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1)盛行时间:夏、商、西周(2)内容(3)评价:这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4)瓦解3.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成(2)评价: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地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3)历朝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_____

6、_____,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细节点拨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中占支配地位,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唐朝后期与宋代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私有制被改造为公有制。五、“重农抑商”1.原因(1)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2)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概况(1)战国

7、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2)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3)明清时期,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细节点拨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在后期则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它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2)它对民营工商业征收重税,限制其发展,妨碍了工商业资本的积累。(3)它使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4)由于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

8、国家的兴衰,“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传统的治国主张,但“重农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限制商业的发展。六、“海禁”与“闭关锁国”1.原因(1)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2)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3)清政府认为天朝大国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