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

ID:28820590

大小:2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4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_第1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_第2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_第3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8、在

2、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

3、差异。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地球上的五带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第三节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

4、尺、方向和图例。(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熟记一些常用的图例符号。3、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4、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5、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6、等高线地形图的

5、判读:(1)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2)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A、山顶:闭合等高线的中心;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D、鞍部:两个山顶之间;E、陡崖:等高线重叠。(3)几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判读: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C、丘陵: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D、高原:边缘陡峭,地面坦荡;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7、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8、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山地。9、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低

6、起伏。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7、第二节海路的变迁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