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菩提心发光地.doc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doc

ID:28831317

大小:5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4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doc_第1页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doc_第2页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doc_第3页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doc_第4页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菩提心发光地今当说第三菩提心。颂曰:火光尽焚所知薪 故此三地名发光发光是第三地菩萨之名,为显此发光地名实相符故,谓此地以智慧火焚所知薪,发出寂静光明,故名发光。“发光”是第三地菩萨的名称,为了显示发光地的名称与事实相符,因此颂中说:此地以智慧火焚烧所知薪柴,而发出寂静光明的缘故,名发光地。发第三心者。颂曰:入此地时善逝子 放赤金光如日出如日将出先现赤金色光明,此地菩萨所放智慧光明亦尔。发第三菩提心的情形,颂中说:在证入此地时,犹如日轮即将出现,首先现出赤金色光明,三地菩萨所放的智慧光明也是如此。为显得彼光明之菩萨

2、,忍波罗蜜多最为增胜。颂曰:设有非处起嗔恚 将此身肉并骨节分分割截经久时 于彼割者忍更增为了显示获得此智慧光明的第三地菩萨,在此地时忍波罗蜜多最为增胜。颂中说:假使有暴恶有情,对于非可起嗔之处的三地菩萨起了嗔恚,把菩萨的身肉和骨节一分分地割截,经过很长久的时间,然而菩萨观见割截者将会受很大的恶报,反而更加增上安忍之心。又此菩萨善护他心故,有如上慧故,实非他人三世可嗔之处,损他之身语意业皆不现行,故云:“设有非处起嗔恚。”此三地菩萨善于护持他人心的缘故,从不伤害别人的心,而且有如上智慧的缘故,不会有非理的邪行,实在不是

3、他人过去、现在、未来任何时有理由起嗔之处,菩萨损害他人的身语意业都不现行,因此说:“设有非处起嗔恚。”设有如是暴恶有情,于菩萨身,分分渐割其骨肉,经长久时,然菩萨于如是割者,非但心不嗔恚,且知由此罪业因缘当受地狱等苦,更生广大之安忍。假使有这种暴恶有情,对于菩萨的身体,一分一分地逐渐割截他的骨节和皮肉等,经过很长时间,但菩萨对这位割截者,不但不起嗔恚心,反而由于知道他由伤害圣者菩萨身的罪业因缘,要感受地狱等的极大痛苦,更加生起广大的安忍之心。复次颂曰:已见无我诸菩萨 能所何时何相割彼见诸法如影像 由此亦能善安忍不仅思

4、维业果能安忍众生的邪行,而且思维诸法空性也能善为安忍。已经见到诸法无我义的圣者菩萨,见到无论是能割的暴恶有情和凶器等,还是所割的自己身肉,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割等的诸法,都如同影像或幻梦般了不可得,由此也能善加安忍。这里并没有实法的有情伤害实法者,都是一场梦,没有必要起嗔,所以他能够善加安忍。实际没什么可忍之处,这叫无所忍而忍。非但由见彼以罪业因缘当受地狱等苦而起增上安忍,由见诸法等同影像,皆离我我所想,由此亦能生大安忍。亦字为摄安忍之因。安忍有世俗和胜义两种修法,世俗谛修法的重点是思维业果,胜义谛修法是心住于诸法空性

5、中。三地菩萨不但以见到彼有情以罪业因缘将感受地狱等极大痛苦而起增上安忍,而且由于见到能忍所忍等诸法如同影像般了不可得,此时离开了我想和我所想,由此也能生起大安忍。颂中的“亦”字含摄了安忍之因。也就是不仅在后继的行为上能善修安忍,心不动摇,而且在最初因位,善能安住诸法皆空,不起任何我想、法想。又此安忍非但是菩萨相应之功德,亦是余人保护功德之因,故当遮止嗔恚之心。而且,这个安忍不仅是菩萨得三地时相应的功德相,也是其余非圣者的人保护功德的因素,因此应当遮止嗔恚之心。换言之,遇到违逆境时心生嗔恚,就会毁坏所修功德。所谓:“一

6、把嗔心火,烧毁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等等。善修安忍不起嗔恚,就不至于失坏功德。颂曰:若已作害而嗔他 嗔他已作岂能除是故嗔他定无益 且与后世义相违如果别人已经对我做了损害,想为了保护自己而嗔他,那就要思维:损害已经做完,我嗔恚他哪能免除这个损害?所以嗔恚他决定无利益,反而损害自己,与后世利益相违。这是从自身方面考虑:嗔恚对我有益还是有害?结果是有害无益。也就是正面得不到任何利益,还会使后世感受地狱等严重的果报。这样辨别利害后,就决定遮止起嗔,不做这种毁灭自己的行为。若他已作损害,因此嗔他者,已作损害不能除

7、故,缘他起嗔于事何益?因已作故。又此嗔恚非但现在无益,且与后世利益相违,以发嗔恚能引生非爱异熟故。如果他人已经对我做了毁骂或损伤身体等的损害,我因此而嗔恚他,然而已经做的损害不能免除的缘故,缘他起嗔于事无补,因为已经做了的缘故。就像狂风已经把茅屋吹倒了,再对着狂风起嗔没有任何必要,不能挽回已成的结局。嗔恚不但对现在没有利益,而且对于后世的利益也成为相违。以发嗔恚的恶心为因,不可能引起悦意的果报,只会引生不可爱异熟的缘故。如果对唯心变现的道理非常清楚,就知道嗔恚的心绝不会出现好的果报。颇有痴人,现受自作恶行所感苦果,妄

8、谓他人损害于我,遂于能害者发嗔恚心而行报复,愿彼损害就此失败。为遮此执,颂曰:既许彼苦能永尽 往昔所作恶业果云何嗔恚而害他 更引当来苦种子前面是就自身起嗔有无利益来作思维,这里是就对方是否损害而作思维。有些愚痴人在受自己造恶的报应,却妄以为这是别人加害于我,于是对能害者发起嗔恚心要做报复,想让他的损害就此失败。为了遮遣这个执著,就要想:到底是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