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

ID:28958438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5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才能来自勤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解题。(1)读题。试说“才能”指什么。(知识和能力。)(2)说说课题的意思。(3)简介说明文,导入自学要求。这是一篇说明道理的文章。题目已经告诉我们它要说明什么道理。阅读时要注意课文举了哪几个人的事例,又是怎么说明道理的。此外,课文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要花力气学习。2.自学。读通课文,思考划注,自学字词。(1)自由读课文5分钟。(2)查字典解词,完成作业本第1题

2、。(3)记下自学中的问题。3.检查。(1)同桌互查生字及词语学习。(2)课堂交流。①读准下列词语,说出带点字及整个词语意思。斥责毫不气馁通宵达旦呕心沥血举世瞩目举不胜举坚持不懈②当堂听写、订正。③词语质疑:简要解释“相对论”、“诺贝尔奖”、“《本草纲目》”。4.梳理课文内容、指导分段。(1)默读。思考并讨论课文例举了哪几位著名科学家,他们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什么。(2)为什么他们能取得这种成就?划出概括性的短句。(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勤奋出才能,勤奋出成果。)(3)首尾两节各写什么?起什么作用?(4

3、)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综合板书:12345总结分述总结5、朗读课文。6、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近义词。讥笑()呵斥()毫不气馁()夜以继日()享誉中外()费尽心机()(3)区别组词宵()遍()历()享()坚()功()钻()霄()编()沥()亨()艰()攻()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读懂课文,感受科学家的成就来自勤奋。教学难点:句子含义。(1)默读第1节: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2)前两句否定什么?“天才”上的引号表示什么?(否定。)反复否定是为强调什么

4、?(才能来自勤奋。)(3)联系第2节内容,说说为什么“从忍受胎里带来的‘天才’在不存在的”。(要点: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好,不是神童。)(4)但他们后来都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这是因为——(勤奋)。请仔细阅读第二段,划出反映三位科学家勤奋的事实的句子。自学→小组议论→课堂交流、点拨。①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花了整整7年时间。这是怎样的7年?(白天上班,晚上挑灯攻读,放弃节假日休息。)②爱迪生为了寻找灯丝材料,付出怎样的艰辛?(通宵达旦工作,摘录4万页资料,试验1600种矿物和

5、6000多种植物。)③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付出怎样的代价?(行程万里,历尽艰险,尝遍百草,呕心沥血27年。)④引读三位科学家“勤奋”事迹的段落。(5)“才能来自勤奋”,三位科学家的成功证明了这个道理。那么什么是勤奋?它有哪些具体内容?请再读第二段,圈出有关的词或短句说明。(展开议论。如毫不气馁,坚持刻苦攻读;顽强攀登科学高峰,坚持不懈的努力……)(6)具体论说“才能来自勤奋”是什么意思。(要点:知识和才能来自顽强的毅力,刻苦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7)课文最后一节,理解结尾句子的意思。①“灵

6、感”指什么?(思维的火花,富有创造性的思路。)②“汗水”指什么?(付出的辛勤劳动。)③用百分之一与百分之九十九对比,强调什么?(人的才能靠勤奋。)2.作业。(1)完成作业本习题4、2两题。(2)摘录课文中的格言(有启发、教育作用的句子)。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总结、综合练习。教学重点: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教学过程:1.复习。(1)读句子,说出句子的意思。①才能来自勤奋②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2)联系课文内容,选用以下词语(根据能力确定)说一段话,说明“才能来自勤奋

7、”。勤奋刻苦顽强坚持不懈呕心沥血不是……也不是……而是虽然……但是自由准备→指名发言→同桌互议→交流。(鼓励学生多角度展开,防止语言累赘。)2.熟读课文,领悟中心。(1)课文举爱因期坦、爱迪生、李时珍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2)这个道理,你是怎么领悟的?(总结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从各自的角度领会,如通过三位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领悟;通过文章点明中心的句子体会;通过琢磨课题;通过课后习题提示等。)(3)辨析课后习题2,说出理由。(4)完成作业本3、5两题。3.指

8、导完成短文。(作业本第6题)(1)读题,明确习作要求。(2)辨析两种说法,明确错在什么地方。(要点:人的聪明与否,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在于性别、地域,才能来自勤奋。)(3)例举事实,说明道理。(口头交流)(4)完成作业本习题6。4.课后作业。(1)查字典,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①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天才”是不存在的。(表示否定)②是什么使“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表示特定称谓)③有些人认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表示引用)(2)写出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