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037286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基础巩固1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  )             A.夏商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解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答案B2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水手之友”。该发明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解析指南针在欧洲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D3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  )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B.说明了马丁·路德认同基

2、督教的上帝造物说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解析题干中马丁·路德认为印刷术降低了阅读《圣经》的成本,推动了新教思想的发展,因此,C项正确。答案C4算筹是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中国出现算筹记数法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算筹记数法,这种记数法完全具有今天通行的十进位值制的功能。答案A5郭守敬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反映其思想的行动是(  )A.辑成《石氏星表》B.发明浑仪C.研制简仪D.记录日、月食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仪表”,A项是后人根据战国

3、石申的作品辑成的;B项汉武帝时期就已有;C项是郭守敬对天文仪器的贡献;D项与“仪表”无关,故选C项。答案C6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应是(  )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解析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答案B7《本草纲目》附有大量的药物形态图(如图),李时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B.介绍用文字无法表述的药物C.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晰D.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解析为了把许多形状复杂的药物表现出来,使读者看得更加明了,增加人们对各种药物的感性认识,

4、李时珍绘制了1000多幅药物形态图附在自己的书中。答案D8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B.缺乏创新和逻辑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D.与农业息息相关解析根据材料描述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科技多为传承和经验的积累总结,故A项正确;缺乏逻辑无从谈起,故B项错误;人与自然关系题干没有涉及,故排除C项;火药等与农业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答案A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构成这一独

5、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至今仍保有其永恒的魅力。——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2)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实用性、继承性。(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等。能力提升1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这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在中国古代,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达到“学富五车”的程度应始于(  )                A.西周

6、B.秦朝C.汉朝D.唐朝解析西汉时期我国已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期宦官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术,纸张取代竹简成为更加便利的书写工具。答案C2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解析根据邢昺的观点,“传写不给”限制了读书人的增多,而雕版印刷术改变了“传写不给”的现象,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C3清代著名的天文历算学家梅文鼎曾就元代某位科学家的成就评价说:

7、“古有黄赤道相准的定率,大约于浑仪比量,仅得梗概,未能彰明于算术……唯独元代   才以弧矢计算,有平视、侧视各图,推步、立成的数字,黄赤道相求这才有了定律,比古代精密。”材料中的“   ”应为(  ) A.石申B.王祯C.郭守敬D.沈括解析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王祯和郭守敬是元代人,而王祯是农学家,不是天文学家。为了编制准确的历法,郭守敬领导改进了一批天文观测仪器,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纬度测量,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C★4法国作家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