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

ID:29071415

大小:998.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16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_第1页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_第2页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_第3页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_第4页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0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0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选择题(20小题)1.如图为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后水分进出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液浓度与图2外界溶液的浓度大致相等B.过程1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C.提取细胞膜时需先采取过程1的方法D.过程2中水分只进入红细胞而不运出【答案】A【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2.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

2、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答案】D【解析】一定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说明细胞失水,则实验前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由乙的浓度不变可知,实验前乙的浓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由丙的浓度变大可知,实验前丙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故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液泡内细胞液的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自由

3、扩散,C错误;因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3.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能复原,说明细胞仍然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答案】D【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4.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红细胞,其对下列物质吸收显著减少的一组是()A.葡萄糖、氨基酸

4、B.K+、氨基酸C.O2、H2OD.甘油、脂肪酸【答案】B【解析】呼吸抑制剂抑制细胞呼吸产能,影响主动运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A错误;K+、氨基酸的吸收均为主动运输,B正确;O2、H2O的吸收均为自由扩散,C错误;甘油、脂肪酸的吸收均为自由扩散,D错误。【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5.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定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

5、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蛋白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对水的吸收【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式都为主动运输,限制MN和AB段离子吸收速率的因素是载体的数量和所需的能量。【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6.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此过程中没有发生()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D.ATP水解【答案】B【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7.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

6、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一侧的所有细菌及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通过高精密的逆渗透膜,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D.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直饮机中的水【答案】A【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8.图1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2表示甲(核苷酸)、乙(葡萄糖)这两种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

7、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1中氨基酸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水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图1中Na+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图2中的甲从胞内运输至胞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图2中的乙从胞内运输至胞外受载体蛋白的限制【答案】C【解析】 图1中的H2O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属于自由扩散;图1中的Na+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顺浓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图2中的甲(核苷酸)在胞外的浓度大于胞内,所以其从细胞内运输至细胞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图2中的乙(葡萄糖)从细胞内运输至细胞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受载体蛋白的限制。【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9.如

8、图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