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

ID:29079801

大小:22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_第1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_第2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_第3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_第4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选择题1.(2017·河北唐山五校联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解析: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A正确;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C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

2、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答案:D2.(2017·黑龙江实验中学模拟)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甲、乙B.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丁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甲大于乙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一定为增长型解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丙性别比例,通过性别比例失衡影响出生率,A错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丁年龄组成,B正确;蚜虫活动范围小,个体小,一般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C错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甲大于乙时,如果年龄组成

3、为衰退型,随着时间推移,种群数量也会减少,D错误。答案:B3.(2017·海南文昌月考)一年蓬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一块弃耕的正方形荒地上调查该种群的密度时,通常需要选择多个大小相等的样方,然后再对该植物进行计数,即可获得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选择样方的正确方法是(  )A.在正方形荒地的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B.在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C.在该植物稀疏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D.分别在该植物集中和均匀的地方选择样方解析:对于植物来说,常用于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关键是随机取样。答案:A4.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

4、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解析:图中显示第1年到第3年期间λ值约为1,“J”型曲线其λ值应大于1且恒定,故不属“J”型增长,A错误;第3年末到第5年中期λ始终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增加,从第5年中期到第5年末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B正确,C错误。该野兔种群在第5年中期达到数量最大,D错误。答案:B5.研

5、究人员调查1928~1977年某欧洲灰鹭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灰鹭种群数量应采用样方法B.灰鹭种群在1964年以后呈“J”型增长C.非寒冷年份灰鹭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波动D.连续暖冬时,灰鹭的出生率会持续上升,死亡率会持续下降解析:灰鹭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A项错误;在1964年以后灰鹭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项错误;由图可知,在非寒冷年份灰鹭种群的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K值上下波动,C项正确;连续暖冬时,在达到新的K值后,灰鹭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会基本相等,D项错误。答案:C6.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

6、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据表分析可知(  )年份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百只/年)0.661.522.833.692.911.200.03A.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说明该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第12年时增长速率为1.2,说明种群数量仍然增长,年

7、龄结构为增长型,B错误;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种群数量大约是1/2K,即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C正确;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D错误。答案:C7.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B.a点和c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解析:c点种群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