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炙学讲义 (32

针炙学讲义 (32

ID:29104461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针炙学讲义 (32_第1页
针炙学讲义 (32_第2页
针炙学讲义 (32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炙学讲义 (3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针灸学其他针法其他针法电针法三棱针法  电针法  电针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适量脉冲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节省人力,且能比较客观地控制刺激量。  电针常用输出波型和作用特点  疏密波: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出血、扭挫伤、关节周围炎、气血运行障碍、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等。  断续波:机体不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颇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常用于治

2、疗痿证、瘫痪等。  连续波:有密波、疏波两种。密波易产生抑制反应,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疏波则兴奋作用较为明显,刺激作用强,常用于治疗痿证和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等。  操作方法  适用范围  电针的适用范围基本和毫针刺法相同,故其治疗范围较广。临床常用于各种痛症、痹证和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癫狂,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针刺麻醉。  三棱针法  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称三棱针法。  操作方法  三棱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

3、刺络法、挑刺法四种。  点刺法:针刺前,在欲针刺部位上下用押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或用安尔碘局部消毒。针刺时,押手拇、食、中三指捏紧被刺部位,用刺手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2~5mm,对准已消毒的部位,刺入2~5mm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散刺法:又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

4、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2~3mm),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出血停止后,再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疼痛、中暑、发热等。  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

5、~2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黏液。也有再刺入2~5mm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肩周炎、胃痛、颈椎综合征、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第3页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针灸学  操作时注意严格消毒、预防感染,孕妇、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使用本法。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刺伤动脉。  适用范围  三棱针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凡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痛

6、、目赤肿痛、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证、痔疮、顽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第3页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针灸学词义解析编辑医师:红十字标识红十字标识〖medicalofficial〗∶古代执掌医务的官医师,掌医之政令。——《周礼·天官》〖qualifieddoctor〗∶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今指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诸生曰:‘今君所苦沉结,困无医师,闻汲令好事,

7、欲往语之。’”宋梅尧臣《闻刁景纯侍女疟已》诗:“医师尤饮食,冷滑滞在脾。”      第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