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的先哲a卷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的先哲a卷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4

ID:29106276

大小:14.03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的先哲a卷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4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的先哲a卷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4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的先哲a卷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4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的先哲a卷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4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的先哲a卷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东西方的先哲a卷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A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把权力下放给了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答案:C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指,由于地方诸侯实力渐趋强大,王室衰微,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分封制度遭到破坏,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右图为

2、以孔子周游列国为题材的邮票,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不辞劳苦,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备受冷落,仍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多次碰壁后叹息“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矣”,遂作六经。从中可以看出A.孔子的思想是落后的,无法被人们接受B.孔子有着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C.孔子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用于著书立说,整理文化典籍D.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答案:B 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他备受冷落并非因为思想落后,而是不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因此排除A项;孔子晚年为了让自己的思想见于后世才致力于著书立说的,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孔子教学的活动,故D项不符合题意。周游列国和晚

3、年作六经反映的就是孔子不轻言放弃的精神。3.当前,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实现中国长远发展。我们可以借鉴的主张有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 ①体现了关心他人,③体现了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有利于处理好人际关系,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发展。④是孔子“仁”的思想(关爱他人)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而②强调的是等级关系,违背了自由平等原则,排除含②的选项。4.孔子由“仁”进而提

4、出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答案:B 春秋战国时期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实现国家的统一,这一点是儒家思想做不到的。但有利于规劝统治者关注民生。本题要结合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特点考虑。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

5、前提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答案:D 孔子主张“正名”“克己复礼”;他认为刑罚是在“礼乐”基础上的统治手段,而不是认为两者互不相容。6.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这段对话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处事原则A.无为胜有为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C.中庸之道D.学会忍耐答案:C 孔子认为子张的冒失和子夏的保守都不够好,体现了孔子一贯主张的“中庸之道”,即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处事原则。7.孔子曰:“下之事上也,

6、不从其所以命,而从其所行。上好此物也,下必有甚安者矣。故上之好恶,不可不慎也。民之柬也。”在此孔子想表达的中心观点是A.统治方式要因人而易,不同的人要不同对待B.强调社会管理者的榜样作用C.体现了孔子以身作则的高尚道德情操D.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答案:B 孔子在此突出了作“为上位”者,即统治者的言行对于下属、百姓的影响。认为统治者要慎言慎行,做好榜样。8.继李白、苏东坡被宣布将搬上荧屏后,一代“圣人”孔子也将“走进”荧屏、银幕。如果是你设计场景,你不会让哪些场景出现①孟子前往孔子的住处请教问题 ②孔子伏案疾书,不小心把墨滴到了宣纸上 ③孔子客厅的墙上挂着“万世师表” 

7、④孔子告诉子张做事要恰到好处的道理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而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纸张最早出现在西汉;“万世师表”是后人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意的产物。因此①②③都不会在孔子有生之年出现。9.右图为孔子杏坛讲学邮票。现在在孔子的故乡曲阜,有一所高中就以“杏坛中学”为名,以此纪念孔子。下列引言能反映孔子教育教学理念的是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 ①强调因材施教;②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