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14城市及城市化题组演练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14城市及城市化题组演练新人教版

ID:29211487

大小:4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14城市及城市化题组演练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14城市及城市化题组演练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14城市及城市化题组演练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14城市及城市化题组演练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14城市及城市化题组演练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14城市及城市化题组演练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及城市化题组1 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2015·临沂模拟)下图为某城镇工业区分布及年内风频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对该城镇环境质量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A.石化厂B.水泥厂C.造纸厂D.印染厂2.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A.高档住宅小区B.中心商务区C.仓储物流区D.休闲度假区解析:1.A 2.C 第1题,由图中指向标和风频图可知,该市盛行东北—西南风,水泥厂有大气污染,不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造纸厂、印染厂有水污染,不能布局在河流的上游地带;石化厂布局在河流下游和与当地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区,为对该城镇环境质量影响最小的工厂。第2题,该

2、地临近铁路和河流,交通便利,位于城市郊区,可建设为仓储物流区;该地位于河流下游,化工厂附近,因而不适宜建设高档小区、休闲度假区或中心商务区。(2015·南昌质检)下图中左图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右图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读图,完成第3~5题。3.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  )A.东面 B.西面C.南面 D.北面4.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  )A.住宅区和工业区B.住宅区和商业区C.工业区和商业区D.工业区和住宅区5.甲规划区南侧铁路附近的合理利用方式是建(  )A.绿化带B.垃圾站C.市民广场D.高级住宅解析:3.D 4.A 5.A 第3题,地价由北向南

3、递减,表明市中心位于规划区(O点)以北。第4题,大城市外缘多分布住宅区和工业区。第5题,工业区、铁路对住宅区、商业区有一定的污染,宜通过卫生防护带进行分隔,卫生防护带的最佳方式是绿化带。(2015·荆门模拟)广州珠江新城为国家级中心商务区。下图a为广州市局部示意图,下图b为珠江新城附近可能出现的人口流动情况。据此完成第6~7题。图b6.据图分析,该城市的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分布在图a中的(  )A.西北角B.西南角C.二沙岛D.海心沙7.图b中能反映珠江新城附近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6.C 7.D 第6题,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环境优美的地

4、区、河流上游、文化区附近,图中二沙岛周边为珠江,环境优美且文化设施较多,最可能为高级住宅区分布区。第7题,珠江新城为国家级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多,夜晚人口少,与曲线④相符。题组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城市区位(2015·湖北八校联考)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如图2)、公路涵洞的方式。读图,完成8~9题。8.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铁路交通D.水运9.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多采用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

5、因素可能为(  )A.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B.防止城市内涝C.阻止行人穿行D.夯实地基,防止地面下沉解析:8.D 9.A 第8题,该城市历史悠久,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最初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为水运条件。第9题,高路基、公路涵洞形成立体化的交通,从而较少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干扰。(2015·青岛模拟)读城市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图,完成10~11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0~P1城市成本低于效益B.P1~P2城市成本增加最快C.P2~P3城市成本低于效益D.P2~P3城市效益增加最快11.只从城市成本、效益角度考虑,最大城市人口规模为( 

6、 )A.P0  B.P1C.P2  D.P3解析:10.C 11.D 第10题,读图可知,P0~P1城市成本高于效益,A项错;P1~P2城市成本下降快,B项错;P2~P3城市成本低于效益,C项正确;P2~P3城市效益下降快,D项错。第11题,P3以后城市成本超过效益,故只从城市成本、效益角度考虑,最大城市人口规模为P3。题组3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5·陕西模拟)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显示,1992-2012年(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C.

7、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比较接近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13.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A.逆城市化阶段B.初期阶段C.中期阶段D.后期阶段解析:12.D 13.B 第12题,1992—2012年乙城市老城区人口比例基本不变,但人口数量并不确定;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比例比较接近,但数量无法确定。第13题,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城市城市化水平均较低,处于城市化水平的初期阶段。(2015·郑州模拟)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