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2.1《雨巷》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1.2.1《雨巷》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381427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1.2.1《雨巷》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1.2.1《雨巷》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1.2.1《雨巷》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1.2.1《雨巷》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2.1《雨巷》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雨巷》教学实录师:(在歌声中走上讲台)同学们,这首歌是我们青岛歌手江涛演唱的《雨巷》,它是由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改编而来。也正因为这首象征主义诗歌,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随着诗人走进这细雨如丝的雨巷。(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赏析,希望我们能真正理解《雨巷》,并力争能当堂背诵。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篇诗歌,并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主要内容。(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师: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主要内容。生:诗人在雨巷中希望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了诗人一种哀怨的情感。师:概括的非常全面。我们已经学过现代诗《

2、再别康桥》,我们知道,要读好一首诗,需要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我来找一位男同学朗读诗歌,看能否把握好这三点。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完后请同学来评价。(指一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生:感情把握得还可以,但是,他读得有一些地方节奏把握得不太好。师:哪个地方?那你认为怎样读更好?(生读)生:他有一个字读音不准。师:对,除了这个字之外,同学们还应该注意这两个词语。(师生齐读“彳亍”“颓圮”)生:他读“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不太好。师: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读?(生读)师:同学们觉得她读得还行吗?再请一位同学试试。(生再读,把握得还是不太好)师:好像还是

3、不太到位。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配音演员乔榛的朗读,看看他是如何把握这三方面的,请同学们小声跟读。(听配乐朗读,生跟读)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节你认为乔榛处理最好的地方试读。(指二生试读)师:同学们刚才朗读时都把握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生齐答“哀怨”,师板书),那么,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这种感情的呢?请同学们跳读全诗,找出意象。生:有“油纸伞”“姑娘”“雨巷”“颓圮的篱墙”。师:这些意象可不可以合并?生:“油纸伞”也是“姑娘”的一部分,“颓圮的篱墙”也是“雨巷”的一部分。师:对,“油纸伞”还是“我”的一部分。(师板书“雨巷”“我”“姑娘”)

4、师:那么,这些意象具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细读全诗,从文中圈画出形容这些意象的词语。(生读,圈画)师:同学们预习的都不错,都已经圈画出来了。请同学们互相补充一下。生:“雨巷”的特点是“悠长”“寂寥”。师:好,(板书)从哪一节中找到的?请你读一读,看能否读出这种感觉。(生读第一节,并不理想,又指一生读,有进步)师:“我”其实是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又有什么特点?生:彷徨,独自一人。师:对,“独自一人”其实写了“我”是怎样?生:孤独。师:很好。(板书)从哪一节中看出来的?能不能读一读?(生读第一节)师:其实,还有一节也写了“我”,是——生:最后一节。(指

5、生读尾节)师:对,首尾两节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将“逢着”改为“飘过”,这种方法其实在《再别康桥》中也学过。“轻轻的——”(生齐背《再别康桥》首尾两节)师:这种方法是——生:首尾照应。师:对,也叫反复,可以产生一种回环美。生:姑娘“像丁香一样”,第二节中写的。师:你能读一读吗?(生读)师:为什么说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同学们知道丁香是什么颜色的花吗?生:白色,紫色。师:但是,有的同学们没有见过,我们一起看看图片。(师展示丁香图片,并指生读介绍文字)师:那么丁香花到底有什么样的意蕴?其实李商隐和李璟就曾经将丁香写入他们的诗中。请同学们齐读诗句,不必

6、读作者。生:“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师:那么丁香花到底有什么样的意蕴呢?生:愁。师:对。也就是说,写姑娘像丁香一样,就是写姑娘的特点是——生:忧愁。师:还有哪些地方写了姑娘的特点?生:冷漠、凄清,又惆怅。(师板书)生:凄婉迷茫。(师板书)师:诗人希望逢着这样一个“姑娘”,那么,真的有这位姑娘吗?生:没有,是想象的。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第一节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师:那么,在想象中,姑娘是否停留下来或者和诗人结伴而行了呢?生:没有。师:你是如何得知的?生:第五节中

7、,“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师:对,而且是“静默地——”生:“远了,远了”。(指生读4、5、6节)师:她只是“默默地走近”又“静默地远了”,只是“像梦一样地”从“我身旁飘过”,最后“消散在雨的哀曲里”。那么,诗人为什么要虚拟这样一位姑娘?既然虚拟了,那又为什么要让她只是从我身旁飘过?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位丁香姑娘到底指什么?生:我认为丁香姑娘只是诗人的一个希望。师:你是如何知道的?生:第一节中写道“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师:对。还有其他的依据吗?(生沉默)师:诗中写姑娘除了像丁香一样,还像什么?生:

8、像梦一般。师:“梦”是什么?生:梦想,理想。师:在《再别康桥》里也写到了“梦”,“那榆阴下的一潭——”(生齐背《再别康桥》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