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3 春之声名师导航 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13 春之声名师导航 粤教版必修3

ID:29381673

大小:10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13 春之声名师导航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 13 春之声名师导航 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 13 春之声名师导航 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 13 春之声名师导航 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3 春之声名师导航 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春之声名师导航内容感知这是个取材于乐曲《春之声圆舞曲》的题目。正如它的题目一样,本文充满了相当丰富的象征特点,最集中地展现为心理活动的流动过程。王蒙先生是当代较早引进西方现代派创作手法的主要作家之一,而意识流是其中的一个大项,即将人的心理活动当作文学素材来写,这在当时来说,不可不说是一种新颖的创作手段。同样难能可贵的还在于,王蒙先生在作品里融入了相当多的他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思考,其中不乏一些历史性的命题。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尽量地弄清楚作者隐晦的语言背后蕴涵着什么样的深意,在咀嚼中发掘出独特的味道。基础梳理一、字音字

2、形1.字音识记高亢(kànɡ)晕眩(xuàn)瓦瓴(línɡ)立锥之地(zhuī)涟漪(liányī)怏怏(yàng)恍然(huǎng)凛冽(liè)2.多音字辨析3.形近字辨析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高亢:(声音)高而洪亮。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寒伧:①丑陋;难看。②丢脸;不体面。③讥笑,揭人短处,使失去体面。2.近义词陈规·成规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3.相关成语立锥之地: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多用于“无立锥之地”。坚忍不拔:(

3、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乌合之众:指临时杂凑的、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不可思议: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寐,睡,睡着。三、文学常识1.王蒙(1934—),生于北京,原籍河北,当代作家。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长等职。王蒙是中国新时期文坛创作最丰硕、也是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他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

4、、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作品清醒、冷峻而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断的创新。2.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5、。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意识流小说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海浪》等。王蒙的《春之声》是我国粉碎“四人帮”之后新时期较有影响的意识流小说。四

6、、名篇名句1.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房里,在猎户星座和仙后星座里,在每一颗原子核,每一个质子、中子、介子里,不都包含着春天的力量、春天的声音吗?2.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码,这是非常珍贵的。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咣的一声,黑夜就到来了。一个昏黄的、方方的大月亮出现在对面墙上。剖析:心理活动带出一连串的感觉,主人公的一切心理活动始于这一听觉。“方方的大月亮”,这一说法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月亮怎么是方方的呢?接下来便是一个笼统的解释,在火车上,透过窗子看到了一个“方方”的月亮。在车身轻轻的颤抖下,主人公的意识开始

7、了流动。非常特别的写法,引起人的兴趣。2.失去了的和没有失去的童年和故乡,责备我么?欢迎我么?母亲的坟墓和正在走向坟墓的父亲!剖析:先想到了童年的美好时光,由此引发了对父母的怀念。“失去了的”是指已经逝去、不再拥有的童年和故乡。“没有失去的”是指永远留在记忆深处的童年和故乡,两个问句写出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3.黑压压的人头,压迫得白雪不白,冬青也不绿了。剖析:作者实际上是运用了巧妙的夸张手法,极写人多。而且用自然的变化写出人类对自然的压迫,有紧张感。“黑”与“白”“绿”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反映出拥挤的人群造成的压迫感和

8、不快的感觉。4.车身一个大晃,又一个大晃,大概是通过了岔道。又到站了。咣——哧,铁门打开了,站台的聚光灯的强光照进了车厢。剖析:运用拟人的手法恰当传神,表现了新时期的中国正在稳步前进。在火车两小时零四十七分的行程中,拟声词“咣”出现了五次。“咣”的重复出现,充当了时间线索的标志词。小说开始,“咣”,车厢门关上,主人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