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1)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1)

ID:29420468

大小:76.0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9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1)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1)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1)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1)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1)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散文家谈散文教学目标:1.探讨散文鉴赏知识。2.品读文章《白鹭》,在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3.了解《白鹭》《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特点并能说出其好处。4.能把自己的感悟与《关于散文〈白鹭〉》进行比较并说出差别,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散文是一种潇洒活泼、优美空灵的文学样式。在散文的领域里,有匕首、投枪式的战斗檄文,有亲切动人的世态风俗画,也有给人以愉快休息的小夜曲。博览散文,我们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鉴赏古往今来的那些出自大家手笔

2、的华章精品,确是一种富有启示而又充满乐趣的精神享受。然而,好的品评需要有良好的散文鉴赏知识来支撑。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散文的鉴赏知识。二、聚焦考点散文的鉴赏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要看我们是不是会用心观察,用心体会。比如说,同学们在考场上碰到的散文阅读题就多少蕴涵着鉴赏散文的信息。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经常碰到哪些散文阅读题?(参考答案: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分析领会

3、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2.这些考点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考查同学们的散文阅读和鉴赏能力。所以请同学们从这些考点中探讨一下鉴赏散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参考答案:领悟立意;分析结构;品味特色。)三、回归文本的确,我们在鉴赏散文时可以从领悟立意、分析结构和品味特色这三个方面入手,那么我们在领悟立意、分析结构、品味特色时应该分别细化到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回忆学过的散文思考一下。1.领悟立意(1)要注意不同性质的作品之特点。抒情散文的立意往往是一种情感,而叙事散文

4、和议论散文则常常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此外,不同的文体样式对立意的表达方式也有不同的需求:议论散文要求观点明确突出,不可含糊隐晦;而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则要求思想感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热情洋溢地歌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了他们的坚强不屈和英勇豪迈,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于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则告诉我们生命的长河是生生不息的,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坚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放弃信心,而是扬起生命的风帆。前者

5、的立意是一种含有浓郁诗意的情感表现,后者则是一种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哲理观点。)(2)一要“高”,二要“深”,三要“新”。所谓“高”,主要是指作品立意的高远,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峰,俯瞰人生,给人以启迪和教益;所谓“深”,就是指作者对生活,对事物有透辟的了解,从中开掘出生活的底蕴,引申出深刻的认识;所谓“新”,是指立意要有新鲜感,而不能人云亦云。(例如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散文《秋声赋》,把秋天描写得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当代作家峻青则写了一篇《秋色赋》,反其意而用之。他在铺陈了斑斓的秋天景色、喜人的丰收景象

6、、农民中普遍形成的高尚风气之后,笔锋轻轻一转:“写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悲伤,因为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在作者思想上的反映,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一种内容,另一种色泽”,这样,作者就由赞扬秋天而转为赞颂社会主义时代,使文章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这一立意既深邃又高远,且不落窠臼,同时具有“深”和“新”的特点。)2.分析结构(1)理清线索以线索来组织材料,所以文章虽然放得很开,却处处让人感到一种有机的整体结构美

7、,体现了形散而神聚的散文的艺术魅力。散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境界、一种联想、一件事物,或者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性格的发展、事件的延伸,都可以作为线索,鉴赏者把握了它们,便有助于理解散文的结构艺术。(2)抓住文眼散文的“眼”并非指某个字用得巧妙,某句话显得警策,它是主题思想的凝聚点,艺术意境的聚焦点,艺术结构的结合点,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如同散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一样,散文的“眼”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一个事物,如《荔枝蜜》中的蜜蜂;有的是一个画面,如《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还有的

8、是一个细节、一种色彩等等。鉴赏者抓住了它们,分析其中的奥妙和匠心,就能看到不同散文结构的特点和价值。)(3)把握角度从散文创作实践看一篇散文结构的成功,它的角度必然新颖独特,能够充分地展示立意。(例如柯蓝的散文《写在贝壳上的诗》,此文是作者在青岛海滨疗养时写的。作者想写“我”随同青岛海洋研究所的同志参观海上养殖场时的所见所闻,以表现海洋工作者的忘我工作精神和高尚美好的情操。如按一般观后感的常规写法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