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选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选

ID:29462050

大小:151.0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0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选_第1页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选_第2页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选_第3页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选_第4页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心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教育部门理应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努力办好人民满足的教育,特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十五”期间,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为大力发展新农村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发展现状1、各类学校设置齐全完备,校点布局基本合理。我县构建了以义务教育为重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横向统筹,幼、小、初、高、非凡教育纵向

2、配套的县域教育体系。通过布局调整,全县学校基本形成了全县4所高(职)中,乡镇各1所初中,大村1所小学,小村联办的基本格局。现有中小学校123所(处),其中高职中4所,初中18所,小学89所,教学点12处。另有幼儿园23所。2、“以县为主”治理体制基本落实,农村教育保障新机制初步建立。“分级办学,分级治理”到“以县为主”的转变已基本完成。全县教育干部和教师由县教育局统一治理,教师工资全部实行了县筹县发,教育经费实行了县财政对教育的总预算。“人民教育政府办”,各级财政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入新机制正着手建立。通过实施“助学启智”

3、工程和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农村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3、义务教育成果不断巩固扩大,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我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部分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对“普九”的要求,经省、市人民政府验收复查合格。全县创建了一批“市寄宿保育制示范学校”。通过开展初中和高完小定等评估工作,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高。新课程改革正在扎实有序地推进,新课程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运用,出台了全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与新课改相配套的教师、学生评价体系正在着手建立。4、高中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效益明显提高。2

4、0××年全县高中教育办学总规模达到137个班,在校学生8000多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68.3。人民群众子女读高中的愿望得到了一定满足。县一中步入省示范高中行列,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文科高考连续几年稳居全市所有高中之首。全县高中RSR综合评估位居全市第四,全县高考的综合水平位居全市前列。5、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服务“三农”建设能力增强。全县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学校为辐射点,以行业和社会办学为补充”的职业教育体系。县职教中心进入湖北省“512”工程合格学校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行列。学校就业情况和办学效益良好,成

5、为阳光工程、职业培训和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基地。6、成人教育呈现多样化,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形成。我县基本形成了以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核心,面向社会承担剩余劳动力转岗、再就业和创业等岗前教育;以“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的自学、函授教育;以技术提高为主,主要开展在职在岗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以科技、农业等部门为主的面向市场的农技培训等形式的成人教育,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7、学前教育和非凡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全县3—6岁学前儿童入班率为44。县机关幼儿园达到市级示范幼儿园的标准。兴建了1所非凡教育学校,在校学生达40人。

6、全县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64.5。8、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教师和教育干部队伍治理制度,加强了编制治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了特色。全县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专任教师学历符合规定,95的校长岗位培训合格。9、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现代远程教育取得实效。“十五”期间,全县学校共改造危房27278平方米,新建校舍23001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中小学校基本实施了远程教育“校校通”,教学点达到了远程教育模式一项目学校标准,初小以上达到了远程教育模式二项目学校标准,

7、初中达到了远程教育模式三项目学校标准。(二)存在问题1、教育投入与需求存在巨大的反差。农村教育经费的长效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学校运转难、发展更难,扶贫助学压力巨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是影响我县教育发展的要害因素。2、教师队伍现状与素质教育要求差距大。教师的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未形成正常有效的教师补充机制;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能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优秀教师外流的问题,尚无有效的遏止办法。3、素质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课程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不适应素质教育的

8、需要;音、体、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教学相对薄弱;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还需进一步加强。教科研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4、基础教育城乡差别大,发展不均衡。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不足,现有园舍面积小,硬软条件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