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69632
大小:73.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背影》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示。2.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示【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朱自清有很多散文,他的散文第一次结集时,是以《背影》作为他的整部散文集的名字的。由此看得出来,他自己对《背影》这篇散文也是比较看好的。它写于1925年,至今已八十多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那么这么一篇仅仅两千字的文章为什么引起
2、如此大的关注呢,那么今天就让我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散文。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变卖典质()颓唐()狼藉()交卸()奔丧()簌簌()晶莹()迂腐()琐屑()栅栏()差使()照看行李()二、整体感知速读全文,回答提出以下两个问题问题: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本文写了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件让“我”终身难忘的事情,抒发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及儿子对父爱的感念之情。问题:本文的文眼句是哪句?明确: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问题: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简单的用语言来概括下?明确:四次,第一次忆背影,第二次看背影,第三次别背影,第四次
3、忆背影三、片段解读齐声朗读第2-3段问题:为什么要先写第2-3段?明确:因为这些交代讲明了这次父子分别的背景,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哀愁的气氛。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问题:那么从第4段—第7段写了什么事情?明确:父亲送儿子上车,离别的情景。(四人一小组来讨论,共同解决下面的问题):1、父亲送儿子去车站,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体现出什么样的情感?2、儿子对父亲做的这些事情的时候是有怎样的感受,有怎样的感情变化?明确:1.事情:再三嘱咐茶房,决定亲自送我去,照看行李,同脚夫讲价钱,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做紫毛大衣,嘱咐我路上小心,嘱托茶房要好好照应我,爬月台买橘子。情感
4、: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2.从“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暗笑他迂”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除了这一段有写到作者流泪,还有哪些部分写到作者流泪?明确:一共写了四次①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②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这是“感动之泪”,望父买橘。③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不舍之泪”,父子即将离别。④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
5、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2)“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这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太聪明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明确: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这种自我责备的句子,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更为感人。同时又采用了反语表达方法,就是说话人口头的意思和心里的意思完全相反,以表達嘲讽的意思。插入一篇《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
6、已陈腐不堪。”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60岁: “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这一部分学生自己讨论,你在长辈面前是否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与同学交流一下。总结整堂课的内容。三、作业布置作业要求:1.熟练掌握课文的关键字音词语,下节课进行测验。1.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以及个人的感受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讨论,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写到一张纸条上。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1.抽取一些
7、字词进行听写,并对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问题:那在文眼句中提到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指哪一次背影呢?明确:第二次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二、研读重点认真听读第六段,回答下列问题(播放视频6分钟)1.这个背影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为什么这个背影写得这么详细?明确:外貌描写:胖、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走路的姿势:蹒跚;动作描写:探攀缩倾还用了自己的情感反应烘托这个背影。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么详细。2齐读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