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ID:29491652

大小:72.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0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_第1页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_第2页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_第3页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_第4页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受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积累了大量的历史包袱,并日益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制约着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改革发展。因此,本人试结合湖南省靖州县农村信用联社的实际作如下分析,以正视问题,分析成因,探讨对策,促进工作。  一、存在的困难(一)资产质量差。湖南省靖州为湘桂黔接边处的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县,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始终是困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顽疾。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信用社进不了票据兑付条件“门槛”的不良贷款仍然沉积较多,票据兑付后历史包袱仍然较重,不良贷款总量仍

2、然很大。二是涉政类贷款因社会牵涉面广,情况复杂,清收困难。如该县由政1府协调贷款支持的某水泥厂,长期拖欠信用社贷款2530万元,拒绝接受贷后检查,政1府出于维稳在未通知信用社参与的情况下,将其改制,造成债务悬空,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三是贷款管理机制不合理,粗放型经营,形成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现象。由于贷款调查不充分,信息采集不完全,存在项目评估凭经验和感觉,质量不高。且抵押物变现和处置难,潜在不良资产随时有可能出现反弹。目前,该县信用社账面不良贷款余额占比高达16.71%,但不含正常贷款中潜在的不良贷款7182万元,不良贷款反弹的风险增加,清收的压力加大。(二)历史包袱重

3、。2012年11月末,该县信用社有历年挂帐亏损余额1982万元,财务包袱800万元,拨备缺口为2418万元,拨备覆盖率仅为28%,资本充足率为2.21%,远低于银监部门监管标准。其原因主要是因不良贷款清收和处置难,导致经营效益上升难;其次是待处理财产损失和历史遗留应收款难收回,主要是垫付诉讼费和改制、倒闭企业应收利息等,无法收回。(三)竞争实力弱。农村信用社因主要从事涉农金融业务,比较效益低,且自负盈亏,靠自身积累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基础设施差、服务手段落后的状况,致使农村营业网点电子化程度不高,业务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整体社会形象差,以致业务拓展难,优质客户流

4、失多等问题。尤其最为直观的是该县信用社办公楼形象差,设备简陋。该县信用联社和基层网点办公楼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兴建的楼房,楼层矮、操坪和营业间纵深面积狭小、墙体渗漏脱落,无法按上级联社要求进行规范化装修,且与周围楼房比较,明显破落,企业形象严重受损,竞争实力明显不足。(四)贷款营销难。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诚信低。一些人将贷款当民政救济款看待,认为不用还,也不想还。特别是部分党政干部自借和担保及行政干预贷款到期不还,负面效应大,社会影响坏。企业改制大量逃废债务行为,地方政1府出于维稳而措手无策,赖账户欠帐有理、认借不认还行为明目张胆。二是不良债权依法处置难。因依法清收和

5、处置费用高、执法时间长,致使法律的威慑性打折,违信行为有恃无恐,清收处置难,严重挫伤金融支农积极性。三是抵押担保难。农村土地使用权、林权、房屋所有权等受到诸多法律法规的约束,因位置偏僻,管理和处置变现难,且登记、鉴定、评估等中间收费过高,又缺乏有效的担保机构和保险品种,因此抵押融资受到很大限制。目前,该县尚未有担保机构,保险部门涉农险种少,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经济组织或个人不愿为他人提供担保。四是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因监管要求严,考核压力大,信贷员存在怕担责,造成贷款手续繁多或惜贷行为。因监管部门限定了农贷比例底线,针对农贷需求不旺,经济欠发达的该县实际,寻找优质信贷项目难,且竞

6、争激烈,造成贷款营销饥不择食,自降标准。二、面临的问题(一)员工整体素质较低,水平不高。人作为提供服务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优劣,影响着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该县信用社208名在岗员工,有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31人,其中从普通高校毕业的仅28人,且基本都是非金融专业毕业的,其它的均是在职培训文1凭。取得在职培训文1凭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第一文1凭仅为初中,有的甚至还未达初中毕业。因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只能凭感觉和经验进行简单的应付操作,缺乏对政策制度的正确理解和领会以及对先进管理方式的使用和开拓创新,使得经营管理粗放,仅处于维持或“灭火式”管理状态,且

7、人员老化,后继乏人,管理人才断层问题已经出现。(二)培训教育学习机制不健全,实用性不强。一是培训形式和内容不重效果,不切实际。农村信用社的培训现多为一些概念知识和书面知识的培训,形式以会议学习为主,缺少具体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训,指导性和实用性不强,未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二是自身培训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由于历史因素,许多老员工文化素质相对不高,虽然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一部分人通过在岗历练和业余自学,使自身知识层次和业务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受固有体制因素和后期培训制度的影响,目前存在只注重对新员工的培训而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