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 《结构与稳定性》说课稿

高中通用技术 《结构与稳定性》说课稿

ID:29512697

大小:64.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通用技术 《结构与稳定性》说课稿_第1页
高中通用技术 《结构与稳定性》说课稿_第2页
高中通用技术 《结构与稳定性》说课稿_第3页
高中通用技术 《结构与稳定性》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通用技术 《结构与稳定性》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结构与稳定性》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第1课时的内容。教学内容为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重心位置的高低、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等。本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对前面学习的结构的基本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和巩固,也为下一节课时结构与强度和功能的学习,为后续的简单结构的设计和经典结构的欣赏学习做好铺垫,本课是在感性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的稳定性,可使学生对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的结构有更深的认识,并最终为解决实际问题能设计出

2、成功的结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结构稳定性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结构探究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难点:1、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结构中的体现。         2、能从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多个因素综合探讨典型结构的稳定性。教学策略手段: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试验、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采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采

3、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纸板屏风的小实验,结合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提高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稳定性。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通过做中学,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学情学法:   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常见的结构,会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会简单的分析结构的受力,使得学生有了学习本课时的基础。学习本课可以使学生对结构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为后续的结构设计教学奠定基础。因为教学内容以及概念的具体性,需要在课堂上通

4、过对具体实例的探究,学生才会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结构与稳定性相关概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技术、运用技术的能力。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关结构及稳定性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的认识,也有相应的力学知识,会对事物进行一般性分析,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已日趋成熟,但缺乏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能力,自我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只要引导方法得当,学生可以很快建立起相关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演示用的实物、模型。学生试验用的纸板屏风。教学过程: 整体思路素材引课—演示试验—学生总结—互动试验—学生探究—学生自主试验——总结拓展一、引课让学生欣赏日常生活中

5、的一些结构图片,有一定的发展趋势,这些物体以不同状态摆放存在着,让学生去总结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引出稳定性概念。二、新课教学1、稳定性的概念的解释,特别是对荷载和平衡状态的理解,这是本课的重点。2、演示试验一:相同水瓶,满瓶和半瓶的推倒试验。启发学生分析总结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之一——重心位置的高低。学生联系实际,教师补充典型案例加强。3、演示试验二:相同水瓶,两满瓶水,一正立,一倒立的推倒试验。启发学生分析总结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之二——支撑面的大小。学生联系实际,教师补充典型案例,静止停放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稳

6、定的条件、再有就是比萨斜塔的案例,这两个案例解决两个关键:(1)接触点和支撑面的关系。(2)结构重心的垂线与支撑面的关系。4、互动试验:你站的稳吗?请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启发学生分析总结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之三——结构的形状。学生联系实际,教师补充典型案例加强,引导学生能从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多个因素综合探讨结构的稳定性。,培养他们全面的看待问题。5、学生小组自主探究试验:纸板屏风探究试验。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探究各因素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做中学,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学生自己

7、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6、总结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一般因素。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7、拓展探究。创设研究问题的延续性和研究问题的深度广度,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能力。8、作业练习,巩固提高所学内容。9、板书设计 结构的稳定性定义影响因素:教学效果:  通过演示试验,典型案例的分析已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互动试验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学生自主试验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达到高峰,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思维和身体的统一协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达

8、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