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684441

大小:9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2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第Ⅰ卷(48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清流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 放浪形骸(hé)B.苏子愀(qiǎo)然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C.舳(zhú)舻千里山川相缪(liáo)冯(féng)虚御风D.褒之庐冢(zhǒng)有穴窈(yǎo)然盖音谬(miào)也解析 A.骸hái;C.冯pínɡ;D.谬miù。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瑰怪    其文慢灭    仆碑

2、    幽暗昏惑B.沦涟露湿清皋清妙曩昔天机C.肴核杯盘狼籍匏尊正襟危坐D.虚诞若合一契静躁一觞一咏解析 A慢—漫;B清—青;C尊—樽。答案 D3.(原创题)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流浪者之歌》那荡气回肠的音乐和其内容所表露出的悲剧色彩所交织出来的效果,让所有的听众都为之心荡神驰。B.安装在电话里的“液眼”镜头最快三至四年就可问世,它可以让电话探测到另一头的人是否在全神贯注地谈话,或者说话的人是否需要提高注意力。C.各种荒诞不经的歌谣、鬼故事、荒诞小说在校园里大行其道,引起了家长和老师们的注意。D.正是通过

3、辛亥革命,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政治现代化才有了足以依托的起点,前进的足迹就在筚路蓝缕的艰苦历程中得到彰显和延伸。解析 “全神贯注”指全副精神高度集中。这个成语主要用在看书、听讲上,不能用于谈话。A项,“心荡神驰”指心神飘荡,不能控制自己。C项,“荒诞不经”指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D项,“筚路蓝缕”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学校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4、减少学生作业量和考试次数。B.为了缓解河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和人口老龄化,《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增加了“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的规定。C.湖北省中山医院33岁的护士肖芳连续三次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使一位呼吸骤停、心脏停搏的大妈“起死回生”,被网友用手机视频在网上传播后,感动了全国众多的网民。D.“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跨越。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把“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放到“改进教学方法”之后。B项,宾语残缺,应

5、在“人口老龄化”后加上“的状况”。C项,暗换主语,应在“被网友”前加上“这件事”;另外“用手机视频”也应改为“用手机拍成视频”。答案 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____________,这也就是和谐。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②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④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⑤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⑥正因为有

6、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A.①②⑤⑥③④      B.②⑤①⑥③④C.②⑤①④⑥③      D.①②⑤④⑥③解析 本语段讲的是色彩的和谐,注意由形象到理论、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④是总结句,与“这也就是和谐”相连答案 B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的

7、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

8、个共同体“丰长而物归之”,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不继”。《说文》:“继者,续也,从从系。”因此,“不继”则为“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