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爱莲说》教案1 语文版

(秋)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爱莲说》教案1 语文版

ID:29825616

大小:11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4

(秋)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爱莲说》教案1 语文版_第1页
(秋)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爱莲说》教案1 语文版_第2页
(秋)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爱莲说》教案1 语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秋)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爱莲说》教案1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字、词、语句,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重难点:1.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2.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

2、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2.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

3、,借花述志。“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蕃( fán) 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蔓(màn )亵(xiè) 噫(yī)鲜(xiǎn)有闻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3.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4.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思考: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

4、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明确]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思考: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明确]作者借莲花来写人。①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②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③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

5、、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思考: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想一想,周敦颐身上具有哪些“莲花”的品格?提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小结:大家说得棒极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性。思考:

6、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解决。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提示]对比、衬托(正衬、反衬)(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提示]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

7、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提示]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四、实践语言,习得语感1.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

8、”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