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苏教版

ID:29887123

大小:83.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4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苏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苏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测评卷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在括号里。(4分)未求人,先存感激之心,多么新yǐng()的创意!先存感激之心,那须是真诚和信任bèng()射的火花。求人相助,先存感激之心,人间就会吹起一缕缕温xīn()而和xù()的春风。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1)把名字刻入石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3)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柳才黄半未匀。(5)今诸生学于太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冻馁之患矣。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A.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B.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C.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也不可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D.历史上不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却是或被挖心,或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芳。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原文上修改。(至少3处)(3分

3、)吃过午餐正是夏天最热的季节,骄阳似火,酷热难当,汗流夹背。但今天却是毕业考试之际,大家仍然复习的热火朝天,如火如荼。我一边吃冰淇淋,一边复习,在这酷署之时,谁能抵挡诱惑呢?我优闲地坐着享受美味佳肴所带来的凉爽,尽管冰淇淋冷气凌人,可是我的内心还是火辣辣的。5.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假如你是漫画中那两个小朋友的同学,你如何劝说他们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据新华社电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女士摘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给耶利内克带来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还有超过100万欧元的巨额奖金。在被问及获奖后的计划时,耶利内克说她不打算去旅游,一个人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时间,我的乐趣不需要花钱。材料二:据《青年时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先生在获授

5、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无此必要。但金庸先生坚决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同意。金庸先生告诉记者,入剑桥攻读博士课程,志在求学,而非为求学位。(1)请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请写出你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结果或解决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假如你是这两则材料中的一位,你将会怎么做?(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古诗,图答问题。(5分)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

7、心云相逐。(1)诗中的“渔翁”含有几分诗人自况的意味。你认为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的末两句,苏东坡认为“虽不必亦可”(即:此二句删去也可以)。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68分)(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