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

锦鲤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

ID:29888690

大小:45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24

锦鲤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_第1页
锦鲤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_第2页
锦鲤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_第3页
锦鲤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_第4页
锦鲤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锦鲤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锦鲤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鱼在四季各易得什么病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夏季(阳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摄氏度之间,鱼类发病比春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因此纤毛虫、鞭毛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据调查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鱼病,有烂鳃、出血

2、、赤皮、肠炎、打印病等。此时,寄生虫有锚头鳋病较为普遍。盛夏时,高产塘往往容易发生泛塘。秋季(阳历9-10月)气温逐渐下降,气温一般在23-15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基本和春季相似,尤其8-9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百露心”,夏花鱼种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品吸虫、鱼虱等鱼病,秋季大规格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等病。冬季(阳历12-2月)气温较低,一般在3-6摄氏度之间,一般很少发生鱼病。冬季是鱼种放养时期,往往因拉网或运输擦伤鱼体,亦可发生水霉病;当水温较高时,有可能产生斜管虫病和小瓜虫病等;越冬鱼类在水温低于1

3、0摄氏度时,由于越冬房气温和水温的温差过大,鱼缺氧浮头时引起头顶部冻疮。春夏秋冬随着气温的变化常见鱼病目前初步归纳起来有12种,其中寄生虫病主要有7种:车轮虫病、小瓜虫、指环虫、锚头鳋病,鱼虱病、鲢碘孢子虫病,中华鳋病;微生物病主要有5种: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烂鳃病,打印病、水霉病。俗话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在养鱼的生产中,一旦发生了鱼病,轻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重者会造成一部分鱼死亡,因此必须要重视鱼病的防治工作,积极贯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   常见鱼病肉眼鉴别简表部位         病  名         发病 月

4、份         肉眼鉴别主要症状皮  肤        竖 鳞 病              春季          鳞囊积水,鳞片竖起,形似松果,用手轻压,鳞囊积水即可喷出,有时鳍条基部充血,腹部膨大出 血 病        5~8月          分红肌肉型和红鳍红鳃盖形  ⑴ 红肌肉型:病变部位在鱼体两侧肌肉,鳍的基部、口腔,特别是臀鳍基部都有充血,有时眼睛也充血,肌肉呈不同程度的点状充血;病情严重的全身肌肉呈深红色,有时甚至鱼体稍微发肿,皮肤发红,不用剥皮即可判断是肌肉严重充血  ⑵红鳍红鳃盖型:初期是鳍基部充血,鳃盖、腹部、口腔

5、亦有不同程度的充血,严重时鳍条和体表亦充血,肠管发炎赤 皮 病        5~7月          病变部位一般在鱼体两侧及腹部,常出现发炎、出血、鳞片脱落、鳍条充血、末端腐烂白头白嘴病        5~7月          病鱼活动缓慢,体色稍黑,头顶上和嘴周围发白,观察在池中活动病鱼,其症状很容易辨认打 印 病        5~7月          病变部位在鱼体两侧,发病初期,常见圆形或椭圆形并有出血现象的病灶,好象打上印记。随着病灶逐渐扩大,同时向深处发展,严重时病灶部分肌肉往往烂穿,可见骨骼或内脏白 皮 病        

6、5~7月          从背鳍后部至尾柄末端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用手摸时,鳞片粗糙,无粘液,病重即将要死的鱼表现出头部朝下、尾部朝上疖 疮 病        5~7月        病变部位在背部两侧,呈现浓肿和稍微突起,用手摸时有弹性感。剖开患部,可见肌肉充血和腐烂水 霉 病        全年          病变部位长出大量的棉絮状菌丝,象一团团的白毛车轮虫病        5~7月          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当病原体大量侵袭时,借助于放大镜可见到发亮活动的虫体,病鱼表现的症状是:体表粘液增多,有时带有污泥,体瘦发黑,缓

7、慢地飘游在下风水面上隐鞭虫病               波豆虫               斜管虫               杯体虫病               小瓜虫病        5~7月          严重感染时,皮肤出现小白点,故又称“白点病”嗜子宫线虫病        5~7月          寄生于鳞片底下以及各种鳍的鳍条中,用肉眼可以观察到,因虫体颜色鲜红,故又称“红线虫病”钩介幼虫病        5~7月          寄生于鱼体的鳍条、鳃、嘴和口腔,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见米黄色三角形虫体三代虫病        

8、5~7月          体表出现大量粘液,用肉眼仔细观察病变部位可见到细状的虫体在蠕动锚头鳋病        5~7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