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科学》新课程中的惊喜与思考

小学科学论文:《科学》新课程中的惊喜与思考

ID:29932411

大小:65.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小学科学论文:《科学》新课程中的惊喜与思考_第1页
小学科学论文:《科学》新课程中的惊喜与思考_第2页
小学科学论文:《科学》新课程中的惊喜与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论文:《科学》新课程中的惊喜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学》新课程中的惊喜与思考 不止不觉中,参加教学工作已经七年了,进行《科学》新课程教学已经14个学期了,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时蹦出精彩的发言,展现出可爱的动作,流露出欣喜的眼神,我就会感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下面是我在新课程教学中逐渐积累的教学心得,仅以此文与信达的教师们一起共勉。一、何在新课程中扮演好教师的角色。面对发展中的人,既然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必须是一个学生容易亲近的人。从第一堂课开始,我总是面带微笑地进去,从没有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训斥过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比较幼稚的,容易犯错误的,作为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接纳、宽容学生;发展中的人,尤其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

2、,应当允许其差异的产生,让其张扬个性。班上有位学生,过去不是很爱学习。新课程实施后,他被深深地吸引了,上课经常举手。每一次举手,我宁愿影响进度,也尽可能叫他发言。一开始他答非所问或问一些奇异的问题,我都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慢慢的他越来越自信,思维十分敏捷。我给他的父母写了一封短信,表扬他近段时间的表现,肯定他是一个思维敏捷、很有天赋的学生。这对他的触动很大。现在的他上课很积极,课后经常和我讨论问题。学习成绩也有了突飞猛进。面对发展中的人,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长度和体积的

3、测量一课时时,我设计了一道讨论题“你能用不同方法测出学校四层楼的高度吗?”这道题马上引来学生热烈的讨论。这次讨论的组织,不但注重了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还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能自然地利用数学知识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虽然整堂课还有同学没有发言,但教室的氛围深深的感染了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思绪也跟着起伏,一起笑,一起思考,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本来用一节课也讲不清的知识。二、如何处理好学生新旧学习方式的转换3学习方式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过去的教学纯粹是围绕着学生应试而展开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反而起了

4、僵化、约束的作用。很多同学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而缺少一种主动求知的动力。在新课程教学中摆脱原来僵化的学习习惯,渗透新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我认为在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将多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采用激发、实验、合作、交流、引导相结合的方法,激起他们的参与。教师在课堂中点到即止,引导得法。教师应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对学生少传递一些知识,多激励他们思考;要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

5、涨;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科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基础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并关注拓宽视野和联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生更多地获得反映时代特征的新思想和新事物。科学课程的校外资源极为丰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1.科学学习需要借助工具书进行。比如在学习宇宙科学时可引导学生从《百科知识大全》、《探索宇宙奥秘》、《科学探索者》等各类书刊中寻找相关资料来辅助教材的学习。2.引导叙述自主地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但如果通过

6、教师的精心引导,学生能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设计实验,并借助学校的仪器设备,进行问题的探究,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3.借助网上资源进行教学。利用网上资源,既可以节约教师的备课时间,又可以把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网上资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提供了物质保证。3总之,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教师在学生中间,面对每一个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周围,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中的课堂。教师应在课堂、课外不断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