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资料小抄

2015年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资料小抄

ID:29997175

大小:8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5

2015年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资料小抄_第1页
2015年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资料小抄_第2页
2015年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资料小抄_第3页
2015年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资料小抄_第4页
2015年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资料小抄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资料小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资料小抄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席勒与斯宾塞。主要观点是:生物都有维持自己生存的能 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而游戏就是 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2.松弛说:代表人物是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主要观点是:游戏不是为了剩余精力的 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儿童需要用游戏来恢复精力。 3.前练习说:又称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格鲁斯。主要观点是:在童年时代就要游 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4.复演说:代表人物

2、是霍尔。主要观点是: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 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5.自主性体验:谈及游戏,幼儿的心理状态总是放松的,因为他们是游戏的主人,持 有这种“权利”所引起的体验就是自主性体验。6.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指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 动作、行为、态度进行模仿的动作,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7.象征动作: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和生活中的基本动作不同,尽管在表现上类似,但 意义却截然不同,比如游戏中幼儿模仿日常活动中拍球的动作,不是真要玩球,而是为了符 合游戏的情景,配合游戏的需要

3、。这种动作就是象征动作,即“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 虚构性动作” 。8.感觉运动游戏:即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实践性游戏,是儿童最早出现的一种 形式, 一般存在于从儿童出生到 2 岁这一阶段这类游戏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运动组成。 在 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该游戏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徒手游戏或重复的操作物体的游戏。9.象征性游戏:是 2-7 岁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 特殊意义,在这一时期,幼儿的象征游戏表现为运用“替代物”,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动方式 将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愿望反映出来。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

4、构 成要素。10.表演游戏:是根据故事、 童话、 舞蹈等文艺作品的内容, 指导幼儿进行扮演的游戏。 它需要背诵文学语言,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作品情节,分角色表达出人物性格。属于 一种特殊的角色游戏,它是对童话或故事中成型角色的语方、动作、表情等进行创造性扮演 的游戏 。二、简答题1.游戏的觉悟实践的重要观点有哪些?  答:游戏的觉醒理论又称内驱力理论。主要观点是:    (1)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    (2)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均衡的主动调节机制    (3)当有新异刺激机会体采用探索的方法来下降觉醒程度    (4)当缺少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的

5、方式来进步觉醒水平2.经典游戏理论有哪些贡献? ①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 ②从儿童生理的不 同侧面对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进行解释; ③从人的一般本性和共性角度对儿童游戏的原因 与意义进行解释; ④基本上肯定了游戏是儿童的一种重要活动,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力量。  3.简述幼儿游戏的虚构性特征。  答:虚构性。即幼儿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实在的活动,具备显明的虚构性。这是游戏的一个凸起的特点,幼儿的游戏是现实生活与想象活动联合的成果。游戏离不开想象,想象既不能完整脱离现实,也不能原底本本地复制现实。游戏中幼儿通过

6、扮演角色(如扮演医生看病、司机开车、售货员卖货),模拟成人的语言动作,应用各种象征性资料反映现实生活上的人和事以及彼此之间的关联。 游戏的这种设想性特色,使幼儿不受详细条件的限度,不受时光和地点的制约,把设想中的情节发展下去。 幼儿在游戏中, 内在现实超出了外在现实, 物体的日常意义被疏忽, 而代替以游戏中新的意义。通过象征与转换, 幼儿在游戏中实现了从心理现实到社会现实的对接。4.游戏性体验包括哪些主要成分。  (1)兴趣性体验    (2)自主性休会    (3)胜率性体验    (4)风趣感    (5)劲力愉快5.玩具有哪些教育作用? ①玩具

7、有利于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②玩具有利于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品德行为; ③玩具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6.简述幼儿游戏的认知分类。 ①感觉运动游戏;②象征性游戏;③结构游戏;④规则游戏。 三、论述题1.论述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贡献与局限性。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也称为维鲁列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艾里康宁等心理学家。 主要观点: (1)游戏起源于社会生活; (2)游戏不是儿童的天赋本能活动,而是发展 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活动; (3)游戏活动具有想象性和规则性; (4)游戏对儿童有着巨大的 发展价值; (5)游戏促进了儿童对角色的认

8、识 贡献:强调游戏的发展是儿童与成人相互作用的结果;赋予游戏以更为积极的重要价 值;对于学前教育实践具有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