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方法》word版

《医学检验方法》word版

ID:30005935

大小:184.54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25

《医学检验方法》word版_第1页
《医学检验方法》word版_第2页
《医学检验方法》word版_第3页
《医学检验方法》word版_第4页
《医学检验方法》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方法》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表3 各种红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红细胞异常临床意义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Hbs及Hbc病椭圆形红细胞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大细胞性贫血靶形红细胞地中海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肝病,脾切除镰形红细胞     遗传性镰形红细胞增多症口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急性酒精中毒棘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肝病皱缩红细胞急性金属铅中毒,尿毒症锯齿红细胞尿毒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丙酮酸激酶缺乏,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裂片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碎综合征,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化学中毒,肾功能不全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2、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消失大细胞贫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缗钱状形成高球蛋白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红细胞卡玻氏环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严重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红细胞豪-周小体增生性贫血,脾切除术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血液的常规检查的基础知识、红细胞(RBC)计数意义   红细胞增多见于:(1)血液中红细胞绝对值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机体长期缺氧,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3)因一时性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血液浓缩,如

3、剧烈吐泻、脱水、烧伤引起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过多、过早等。   二、血红蛋白(Hb)测定意义其增减的意义大致与红细胞增减相似,但在各种不同类型贫血时,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的减低不一定呈平行关系。如小红细胞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比红细胞数减少更为明显;在大红细胞性贫血时,则红细胞减少的程度较血红蛋白减少更为严重。    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红细胞大小异常包括:1.小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厚度薄,常见于缺铁性贫血。2.大红细胞,直径大于10μm,体积大,常见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4、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红细胞大小不均,大小相差1倍以上,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但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形态异常包括:1.球形红细胞,直径缩小,厚度增加,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靶形红细胞,呈靶形,主要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脾切除术后等3.椭圆形红细胞,长径增大,横径缩小,呈椭圆形,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也可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镰形红细胞,如镰刀形、柳叶状等,主要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5.红细胞缗线状形成,呈平行叠串状排列,见于骨髓瘤、高球蛋白血症、高纤维蛋白血症等。   红细胞染色异常

5、,红细胞染色深浅反映着血红蛋白含量,包括:1.低色素性,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及其他低色素性贫血。2.高色素性,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较多,多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嗜多色性,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呈灰蓝色,体积稍大,见于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旺盛的增生性贫血。   红细胞结构异常包括:1.嗜碱性点彩,见于重金属(铅、铋、银等)中毒,硝基苯、苯胺等中毒及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等。2.卡波(Cabot)环,可能是幼红细胞核膜的残余物,见于溶血性贫血、某些增生性贫血。3.何-乔(Howell-Jolly)小体,可能是细胞核的残余物,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6、及脾切除术后。   四、白细胞(WBC)计数意义   白细胞增多见于:⑴急性感染:包括化脓菌感染、杆菌感染引起肾孟肾炎、胆囊炎等,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乙型脑炎等,寄生虫感染引起急性血吸虫病,螺旋体病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等,重度感染时可引起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并可出现明显核左移。⑵严重烧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死等引起的组织损伤、坏死。⑶数量极度增高时,见于恶性肿瘤、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⑷见于急性失血,尤其是内脏破裂、宫外孕等引起的内出血。⑸见于急性化学药物有机磷中毒,也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引起的代谢性中毒。   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⑴革兰阴性

7、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如疟疾等。⑵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抗体导致的白细胞减少。⑷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如苯及其衍生物引起的放射线损伤、化学品中毒,如氯霉素、保泰松、抗癌药等引起的各种反应。⑸其他,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   五、白细胞分类(DC)意义中性粒细胞(N)总数的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相似。   ⒈嗜酸性粒细胞(E)增多见于:⑴过敏性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⑵寄生虫病,如肠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