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环境》word版

《小学教育环境》word版

ID:30163916

大小:116.5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27

《小学教育环境》word版_第1页
《小学教育环境》word版_第2页
《小学教育环境》word版_第3页
《小学教育环境》word版_第4页
《小学教育环境》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环境》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小学教育环境小学写真: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绿色环境改编自姜山.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绿色环境[J].环境教育,2006(10):33-34.光明小学地处北京市崇文区龙潭湖畔。长期来,学校努力优化教育环境,建成了优美的绿色校园环境,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以校园设施、绿化、美化为重点,校园进行了总体规划,根据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先后在操场四周栽种杨树、松树、银杏树、梧桐树、石榴树、柿子树、核桃树共60余棵,铺设草坪200平方米,垂直绿化1800平方米,花坛5个共有盆花700余盆,操场四周还砌有近50个花坛,使校园

2、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学校还建设起了各种现代化的教室,使同学们能够在设施完善的教学场所里学习和活动,为他们打好全面的知识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学校格外注意环境的布置,精心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学校主楼二层楼道的布置各有特点:一楼为“儿童画廊”,陈列着几十幅同学们制作的儿童画,其中有的小作者的作品曾远涉重洋在日本展出。二楼为“书法天地”,悬挂着同学们的书法习作,其中许多是市区比赛获一、二等奖的获奖作品。三楼是六年级所在,因此开设了“英语世界”,布置了英

3、语知识专刊,都是为了给同学们创设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激起大家学习的兴趣。由于每层楼主题明确,使整体布置显得有序。主楼一层西侧的平台改建成“红领巾生物园地”。同学们成立了生物小组,养了鱼、喂了鸟,培育了花草,墙上还布置了标本及挂图。这样做为的是让大家记住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迎香港、澳门回归期间,操场的领操台上还安装了“回归倒记时显示牌”,把同学们的心和祖国紧紧相连。领操台两侧分别矗立着“奔向未来我能行”和“师生情”的两座大型雕塑。东楼二层是图书馆,楼梯的拐弯处,也精心地装饰一番,写下了周恩来总理的名言“为中华

4、之崛起而读书”,激励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读书。这些教育环境亮点镶嵌在校园中,与少先队板报上方“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大标语和西楼护栏上大幅校训以及校园南墙上的“五自”口号一起,构成了一个使人振奋、激人进取的教育氛围。教育环境,既是教育系统的要素之一,也是对人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成长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决定作用的因素,所以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当前在小学教育环境的理论与实践中,校园文化、隐性课程与课堂学习环境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三大探究主题。第一节小学教育环境概述在小学教育环境研究中,人们常用的术语有“教育环境

5、”、“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等。一、教育环境的概念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教育都离不开环境。在教育领域,环境既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作为先天环境的胎内环境,作为后天环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也指以人——主体为中心围绕自我的所有事物,包括外部环境和个体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先天环境和后天环境,内部环境包括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参见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04.人的任何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社会环境就决定着人的社会化程度,影响

6、着人身心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但是人接受环境的影响是积极、能动的过程,人在能动反映环境的同时,还可以积极改造环境,以充分发挥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并消除其中的不利因素,从而创造一个能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认识到人与环境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主动发挥人对环境的积极作用,是进行环境设计和优化的重要前提。在已有认识中,人们区分出了广义的和狭义的教育环境。从广义上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区文化、家庭条件以及亲朋邻里等等,都属于教育环境,因为所有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制约和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

7、而在狭义上,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活动的时空条件、各种教学设备、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等等。已有认识从外部性、客观性和空间性,进而从外部与内部结合、主客观联系等几方面,揭示了教育环境概念的基本内涵和丰富外延,对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把握小学教育环境,解决教育环境问题提供了基础。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文化”意识,缺乏人与文化同一的思维,这些看法没有深入到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与环境的同一性层面,没有能揭示和把握住教育环境与人的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质上,从时间特性上看,教育环境不是先于人的存在,而是人产生以后的创造物。人的

8、创造活动是无止境的,所以教育环境必然是发展变化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环境。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教育环境的特性是自然性;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环境文化化,教育环境的特性就嬗变为文化性了,教育环境实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和教育化的文化环境。在小学教育的特殊情境中,人追求和表现出的特质,是人尤其是儿童所特有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所以,教育作为特殊的文化,其实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